•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浅谈广播文艺节目的民生意识

    时间:2020-11-19 10:57:0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广播文艺节目独具兼容性、渗透性、受众的广泛性、节目播出的连续性等特性,被赋予提供娱乐、社会教育、普及文艺知识、提高受众文艺欣赏水平等社会功能。深刻把握广播文艺节目的民生意识实质,认识其规律和特点,对新时期广播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本文结合实际,对如何强化广播文艺节目的民生意识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广播文艺节目 民生意识 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题记:小胡是个农民工,七年前成为吉林市经济广播电台(下称经广台)的忠实听众。小胡曾经先后三次在不同场合谈起芭蕾舞剧《天鹅湖》,引发了笔者对广播文艺节目民生意识的思考。

    广播作为最具广泛影响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在关注百姓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文艺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在倡导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今天,广播文艺节目民生意识的回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广播文艺节目独具兼容性、渗透性、受众的广泛性、节目播出的连续性等特性,被赋予提供娱乐、社会教育、普及文艺知识、提高受众文艺欣赏水平等社会功能,对构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倡导社会主流思想,配合新闻宣传具有积极作用。

    民生意识是广播文艺工作者社会责任感和个人价值观的综合体现。纵观古今中外,从《离骚》到《史记》,从《悲惨世界》到《百年孤独》,流芳百世的文艺精品无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浓重的民生情结。只有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文艺作品才会成为精品,才会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喜爱和广泛流传。这不仅是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更是文艺作品普及和创新的需要。深刻把握广播文艺节目的民生意识实质,认识其规律和特点,对新时期做好广播文艺节目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一、以平民视角选择和编辑题材

    小胡一说《天鹅湖》:2004年的一天,经广台都市110频率《音乐调频》节目正在播放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圆舞曲,小胡打进热线电话,说自己不想听《天鹅湖》,“闹哄哄的”。他刚从家乡来吉林市打工,父亲就病了,自己很想他,希望电台能播放歌曲《父亲》。

    随着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的文艺鉴赏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广播听众的审美趣味也日益多元化、多样化。服务对象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要求广播文艺节目要顾及到最基本的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政府和百姓沟通的桥梁,广播文艺工作者必须强化民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真实了解、客观反映百姓的民生诉求,通过广播文艺作品引导群众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清醒面对各种复杂的矛盾冲突。

    广播文艺作品要体现民生关怀,首先要以平民视角为切入点。平民视角就是以民众眼光、民众心态、民众语言和民众思维来记录和反映民情、民意、民生。文艺节目不是肤浅的娱乐工具,要想吸引人、感化人、理解人、服务人、引导人、关爱人,就必须放下姿态,融入到广大民众的现实生活中。

    1. 深入社会和群众生活,捕捉百姓身上发生的感人故事

    广播文艺是大众的、通俗的节目,不能曲高和寡。对于艺术家而言,火热的现实生活往往能触动他们内心最敏感、最柔软的部分,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也更容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曾创作过一部广播剧,该剧根据发生在吉林市一个真实的故事创作。作品中人物原型来自从小失去父母的王昱文姐弟,几年来,他们得到了来自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之后又力所能及地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部呼唤人间大爱、弘扬主旋律的原创广播剧,原汁原味、主题鲜明、剧情起伏跌宕,感人至深。从现实生活的一个小侧面,反映了当今共创和谐社会的大主题,演绎了现实版的人间大爱。

    2. 从现有的作品、材料中寻找人的共性,使之穿越时空距离,引起不同受众群体的共鸣

    不管是文学、音乐作品,还是评书、曲艺作品,内容包罗万象,横亘古今中外,时间、空间、文化背景等差异会直接影响人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从平民视角出发,从人性的共同点切入,为作品赋予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以有效拉近作品与受众的距离,增强文艺节目的可听性和影响力。

    3. 充分挖掘网络、移动电视、手机等新媒体作品,准确反映民生诉求

    近年来,博客、微博、网络音乐、网络小说、手机彩铃、手机电视以及各种新媒体作品层出不穷。这些作品真实反映了各种生存状态下百姓的悲欢离合和内心向往,文艺编导从中选择一些有代表性、艺术性和深刻社会价值的作品进行二度创作,不仅能客观反映百姓的民生诉求,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更能深刻体现新时期广播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从受众心理出发创新节目形式

    小胡二说《天鹅湖》:2007年,经广台举办台庆联欢会,四位男主持人客串四小天鹅跳起了《天鹅湖》,小胡现场观看后开心地说,你们主持人真有两下子,这个节目真有意思。

    确定题材后,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是体现节目价值和主题立意的最重要、最直观的切入点。

    心理学认为,受众收听广播,是一项调动心理自然机制各种因素形成复杂运动的过程。其中包括感知、理解、想象、注意、认同、补偿等多种心理状态。它们之间紧密相连,同时发生作用。

    “认同”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认同过程中,如果客体信息被主体认可,称为“正性认同”,反之则称为“负性认同”。“负性认同”的内容通常被我们排斥、拒绝。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受众会把自己对广播文艺节目的审美走向等心理投射到节目中,以此判别作品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这种投射出去的心理内容就是“心理期待”。当某个文艺节目符合受众的“心理期待”时,受众就会认同它,将“兴趣点”反馈回自身,予以内化。反之,受众会产生抵制情绪,节目接受兴趣减弱,甚至放弃收听。因此,了解受众的文化、心理结构,抓住受众的“心理期待”和“认同点”,以符合大部分受众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以及审美习惯,在合适的时间以恰当的形式播出百姓想听的内容,这是办好广播文艺节目的不二法宝。

    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从以下三点着手:第一,找准节目定位,针对不同受众群体需求编辑节目内容;第二,针对受众群体的收听习惯确立合适的节目时间和节目形式;第三,深入刻画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细节,使之产生共鸣。

    例如:对东北农民来说,《白毛女》比《天鹅湖》更容易接受些,二人转比粤剧更好听些……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了受众收听广播的基本心理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面向东北农民的文艺节目就不能有《天鹅湖》,不能有粤剧,关键是怎样编排,以怎样的形式播出。这对广播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可以说,广播文艺是编辑的艺术,大部分广播文艺节目是编排、重组过去的优秀节目。创新编排是使文艺节目由形态分散变为形态集中,化“腐朽”为神奇的二度创作过程。一档思想精深、艺术精湛、欣赏性和娱乐性强的文艺节目必然是广播文艺工作者创新智慧的结晶。

    三、用生活语言平等交流

    小胡三说《天鹅湖》:2010年,小胡带3岁的女儿乘公交车,听到经广台《非funs音乐》节目“中外名曲欣赏专题”,主持人讲述了《天鹅湖》的故事梗概后播放了“小天鹅舞曲”,小胡的女儿学着小天鹅要摔倒的样子摇摇晃晃,引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小胡说,这音乐越听越好听。

    身处高效率、快节奏的竞争时代,人们更希望在工作之余能有一个相对放松的氛围舒缓一下紧张的情绪。因此,广播文艺节目要特别重视审美和休闲娱乐功能,主持人不仅要能调动受众收听兴趣,还要精心打造轻松的收听环境。一方面,主持人要把表达的节目主题或情节用亲切、活泼的生活语言叙述给听众,使听众情感随其表达的内容起伏而活跃起来。另一方面,主持人还要做到以朋友的心态与听众平等互动交流,从而感动听众,吸引听众积极参与节目。

    广播文艺节目主持人以平民化的身份、观察者或亲历者的视角、知心朋友的形象同听众进行心平气和的交流与沟通,极具亲和力和感染力,会吸引听众更加踊跃地与节目进行互动。广播文艺节目是群众的艺术,“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受众的参与满足了交流欲望和表现欲望,使个体行为得到公众的关注与确认,从而增强了受众的主人翁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文艺节目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传播。

    巴尔扎克说:“生活是最过硬的。”广播文艺作品如果与生活隔离、与百姓隔离都是“死作品”,只有深刻表现普通人生活的文艺作品才最具有活力。小胡三说《天鹅湖》便是对这一观点的最好诠释。广播文艺工作者强化民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作品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深刻体现民生关怀,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

    (作者单位:吉林市经济广播电台)

    (本文编辑:莫玉玲)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民生 意识 文艺节目 广播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