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浅析毛泽东著作中的崇高美

    时间:2020-11-21 07:56:1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毛泽东同志的美学思想被赋予了鲜明的革命实践性特征,他的著作中闪耀着崇高的美学思想,本文主要对他部分著作中的“崇高美”思想进行浅析。

    关键词:文化 崇高美 心理 革命文艺

    《国语·楚语上》:“不闻其以土木之崇高彤镂为美,而以金石匏竹之昌大嚣庶为乐。”首次提出了“崇高”这一词,在汉语词典里,崇高的意思指高尚、至高,在精神、智力或道德上卓越杰出的崇高的牺牲精神。在美学领域,崇高,又称壮美。“崇高美”主要是指对象通过其粗犷的外在、感性姿态,强劲的物质和精神力量以及磅礴的气势,从心灵上给人带来震感感,给人精神上的鼓舞,促使人们散发赞叹和敬仰的情愫,从而扩大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崇高理解成伟大、高尚,或者是带有一种神圣意味的精神品格。而在美学中,崇高的含义则更加的丰富、深远。崇高是美的一种客观表现形式,它来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崇高美能鼓舞人的意志,锤炼人的品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它能激发实践主体无限的潜力,让人脱离平庸粗俗。

    一、毛泽东“崇高美”的基本内涵

    作为一名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著作,里面闪耀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因此他还是一位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作出很大贡献的重要理论家,为了建立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系统地研究和深入地阐释毛泽东同志的美学思想,这些著作都是十分珍贵的,其中,他的“崇高美”思想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群体性特征

    毛泽东同志虽然对“崇高美”没有用美学概念加以诠释,但我们也能在他关于文艺美学的作品中隐约的窥探出来。首先看“崇高美”的群体性特征,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论部分首先指出:“那么,什么是我们的问题的中心呢?我以为,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不解决这两个问题,或这两个问题解决得不适当,就会使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和自己的环境、任务不协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人民群众作为革命文艺的反映对象时,便是对象主体,当作为革命文艺的服务对象时,便是接受主体。而人民群众既是实践主体,也是文艺主体。人民群众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中表现出来的雄阔场面和雷霆魄力,体现了震人心魄、渗及灵府的崇高和壮美,文艺作为主体对世界的一种审美掌握方式,让主体自身在这种审美掌握中得到了提高和完善。人民群众的的群体性构成革命文艺的对象性关系,这奠定了革命文艺特有的“崇高美”的现实基础。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人民群众的群体性特征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任何伟大的历史变迁都是人民群众集体力量的实践结果。人民群众是实践主体,实践主体的群体性活动,与“崇高美”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崇高的品质。

    (二)冲突性特征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毛泽东多次指出“真善美”与“假丑恶”是对立统一的。这种内涵的本质对立,使“真替美”具有一种内在的崇高精神。这种矛盾斗争的绝对性,是产生社会形态的现实美和崇高以及观念形态的艺术美和崇高的前提条件和内在原因,因此,“崇高美”也具有冲突性特征。

    毛泽东认为,“崇高美”作为美的一种表现形态,深刻的反映了革命主体力挽狂澜、排山倒海的雄伟气魄。他关于崇高的美学精神偏重于揭示历史必然的冲突性,具有浓厚的社会主义革命色彩。毛泽东也重视自然形态的崇高美,但比较着重其积极的象征意义和动态特征,他更着重人与自然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气概和魄力,表现出“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精神,体现了人定胜天的气魄。他喜欢自然形态中那种力的崇高,如一飞冲天、翻江倒海,具有动势的祟高,如一泻千里、奔腾不息,无论是艺术化的社会形态上的崇高还是艺术化的自然形态上的崇高,在毛泽东看来,都应该把握它的矛盾斗争性,重视它所体现的一往无前的蓬勃进取精神。

    (三)实践性特征

    毛泽东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社会动荡、内忧外患、战火纷飞的伟大变革时代,是一个需要他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浴血奋战、艰苦朴素的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主义革命的建设时代。在《新民主主义论》这部著作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并明确指出了这种文化“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这是时代赋予革命文艺“崇高”品质及革命文艺作品“崇高”的现实基础。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进一步指出:“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因此“崇高美”与社会实践也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中国人民群众在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众志成城,同仇敌忾,表现出气势磅礴、宏伟壮阔的伟大崇高精神。因此,作为文艺工作者,需要把这些现实中的物态赋予在他们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使革命文艺及其作品呈现出“崇高美”的伟大精神。

    二、毛泽东“崇高美”思想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他不仅关注中国人民政治方面的需要,同时也关注着人民精神世界的解放和思想文化修养上的提高。毛泽东同志的“崇高美”思想,不仅对当时的中国政治和文化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而且对于现在的中国政治文化建设,以及未来的中国政治文化建设都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毛泽东的审美思想更是符合了中国大众的审美情趣。

    回顾往昔,泱泱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如今的中国,经历了沧桑巨变,经济和科技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了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学习毛泽东的“崇高美”思想,对于所有的文艺工作者来说,应认真学习、研究并掌握毛泽东同志的“崇高美”的思想观,在社会生活和文艺创作的实践中,努力创造出无愧于自己、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来;对于所有的社会工作者,应该贯彻落实毛泽东同志的“崇高美”思想,树立正确荣辱观,发展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让当今中国社会变成一个和谐美好的大家庭。为此,就必须牢记毛泽东同志的“崇高美”思想,亲身投入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上去,努力树立无产阶级的崇高世界观。毛泽东同志的“崇高美”思想,是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不但要系统地进行研究,还要做深入的阐释,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它、发展它。

    毛泽东的“崇高美”的美学思想,于过去,于现在,于未来,都是具有深远而博大的意义。当今社会,官僚主义、拜金主义、庸俗现实主义之风依然存在,社会上不良风气依旧猖獗。我们每天都可以在网络媒体上看到或者在身边遇到一些不道德的事情或行为,例如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人与人之间的追名逐利、生态环境的日益破坏、保护动物的残忍捕杀等等,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身边充斥的全部是负面消极的事情,正如英国作家狄更斯所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人们在享受经济大发展带来的舒适生活时,道德感却在丢失。因此在当今中国,学习毛泽东的“崇高美”的美学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人们应该学习身边道德模范的品行,学习历史上伟人的崇高品质,修正自己;文艺工作者应该多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用作品唤醒人们的道德感,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作为新世纪的人才,我们应当努力学习毛泽东的“崇高美”的美学思想,锤炼品质,学习前辈们的崇高精神,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44.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44.

    [3]毛泽东.矛盾论[M].人民出版社,1975.

    [4]毛泽东.毛泽东论文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5]侯惠勤.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马克思主义著作精要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蔡子谔.崇高美是毛泽东美学思想的核心形态[J].文艺研究,1991,(06).

    [7]黄南珊.典型美崇高美理想美——毛泽东美学思想研究之一[J].江汉论坛,1992,(04).

    (作者简介:郝玲,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南京林业大学,研究方向:美学;指导老师:卫欣。)

    相关热词搜索: 浅析 崇高 著作 毛泽东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