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关于临夏回族自治州穆斯林群体劳务

    时间:2020-11-24 08:05:4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等穆斯林民众的聚居地。这些穆斯林群体的劳务输出工作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尤其应受到重视。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分析,发现了穆斯林群体劳务输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穆斯林群体 劳务输出 清真产业

    为了客观反映临夏回族自治州穆斯林群体的劳务输出状况,我们对临夏回族自治州所辖的广河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东乡族自治县的剩余劳动力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对问卷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得出临夏州穆斯林群体的劳务输出的实际情况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最后,结合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一、理论概述及研究背景

    (一)理论概述

    国内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颇多,其中,国外以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乔根森、托达罗等著名经济学家的相关理论最为著名,国内学者则从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的研究中做出理论总结。然而,不论国内还是国外,专门针对穆斯林群体劳务输出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从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实际情况出发,专门针对穆斯林群体,研究其劳务输出中存在的问题。

    有必要对相关概念作一界定:

    穆斯林群体,即由穆斯林组成的群体,而一般提到的穆斯林都是泛指伊斯兰教徒,本文提到的穆斯林群体,由于受到调查地点的限制,只涉及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四个穆斯林民族。

    劳务输出,是劳动力空间流动的一种形式,它包括国际、省际、市际以及县际之间的劳动力流动,本文中涉及的劳务输出只包括劳动力在省际、市际、县际之间的流动,不包括国际间的劳动力流动。

    (二)研究背景

    临夏回族自治州共管辖七县一市,当地的穆斯林群体主要涉及四个民族:回族、东乡族、保安族和撒拉族。其中,回族是临夏穆斯林中人口最多的一个群体;东乡族和保安族是以临夏为主要居住地的两个少数民族。所以,我们从七县一市中选择了广河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作为调查地点,这是因为广河县以回族人口为主,而东乡族自治县以东乡族人口为主,积石山县特有保安和撒拉两个少数民族。

    广河县以农业为主。截至2001年末,总人口20.05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7.4%;回族11.29万人,占总人口的56.3%;东乡族8.30万人,占41.4%;汉族4432人,其他民族182人。

    东乡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东乡县)位于甘肃中部,是全国唯一的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2005年底,全县总人口27.12万人。其中东乡族占84.14%,汉族占11.57%,回族占4.25%,其他民族占0.04%,是甘肃省三个特有少数民族之一——东乡族的发源地。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全县总人口22.47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2%。其中,保安族属积石山县特有的少数民族,占全国保安族人口的95%以上。

    二、临夏回族自治州穆斯林群体的劳务输出现状

    为了反映临夏回族自治州穆斯林群体的劳务输出状况,我们对临夏回族自治州的部分县镇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从多方面了解了这三个县(自治县)的穆斯林群体的劳务输出情况,并从中了解到了当地穆斯林群体在劳务输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下就是具体的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一)外出务工人员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问卷总数为372份,其中有效问卷为360份,有效率达96.7%。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1.性别分布

    男性321人,占总调查人数的89.17%;女性39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0.83%。可见,男性外出人数是女性外出人数的将近9倍。这是因为妇女外出在伊斯兰法上是有所限制的,妇女出行必须有亲属陪伴,单独出行是有条件的。由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原因,当地妇女的劳务输出就应当采取恰当的输出方式,使劳务输出能够顺利地进行。

    2.年龄结构

    16-30岁的外出人数占45.83%,31-40岁的外出人数占30.83%,41岁以上的外出人数占23.34%。显然,外出人数均以青壮年为主。从调查中得知,只有少部分人由于生活所迫,60多岁还外出务工。可见,由于生活所迫,理应处于受教育阶段的青年和理应安度晚年的老年人都参加到了外出务工人员的行列中。所以,如果能够较好的发展县域经济,使当地经济上一个台阶,进而促进教育的发展和养老条件的改善,那么,当地青年人的受教育问题和老年人的赡养问题就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3.文化程度

    文盲半文盲占36.13%,小学文化程度占42.86%,初中文化程度占15.13%,高中文化程度占4.20%,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68%。可见,外出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并且,据了解,外出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是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二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年龄普遍偏小。

    (二)劳务输出的相关情况

    1.输出方式

    自发外出的占71.7%,亲戚朋友介绍出去的占25.7%,政府组织输出的占2.6%。可见,虽然有亲戚朋友介绍使他们的外出更有目的性,但这样的人群所占比例也才只有大约1/4;而自发的、零散的外出务工人员占了绝大多数。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加大劳务输出的力度,使当地的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的转移,进而不断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

    2.输入地分布情况

    临夏回族自治州输出到西部省区的占66.63%,输出到中部的占16.63%,输出到东南沿海的占16.74%。可见,穆斯林群体有一半以上的人选择离家比较近的地方务工,或者选择在竞争比较小的西部就业。这是因为,由于穆斯林群体的饮食比较特殊,他们外出务工的首选是饮食方便的城市与省份,所以就近的县市和饮食习惯较为接近的地区就成为了主要的输入地。

    3.劳务人员就业的行业分布情况

    以我们调查的积石山县大河家镇为例,建筑业是从业人数最多的行业,这是因为它位于甘肃省与青海省的交界处,从这里到青海省的交通便利,大多数村民都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出去务工,而且大部分都从事建筑业。此外,据广河县农民介绍,外出创业人员在外省发展商业餐饮业也有不小成果。总体来看,外出务工人员从事的行业不外乎服装、零售、制鞋、纺织、餐饮等几类劳动密集型行业。这是因为,一方面,劳动密集型行业需求的是体力劳动,对劳动力文化素质的要求不高;另一方面,外出务工人员本身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因此,劳动密集型行业就成为他们外出务工的首选行业。

    4.外出就业前受培训的情况

    据了解,受访的农民大多是因为培训费用过高而放弃培训,也有少数人是因为觉得政府培训效率低而放弃培训。有很多人表示自己或家人本来受教育少,文化程度不高,接受培训的能力本来就差。而且在回答受过培训的15人中,他们的受培训时间均在6个月以下,而且培训多为非正规的,多为受兄长的指导、训练而已。可以说,受到真正意义上培训的人数为零。

    5.外出务工所遇到的困难

    由于人们对输入地的选择就近,食宿问题已不是最显著的问题,倒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城市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增加,从而导致农村低文化程度的人就业困难。另外,语言问题也是一个方面,在回答“语言方面难以适应”的人大多是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三个民族。其中,东乡族拥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语言——东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保安族和撒拉族虽然没有自己的语言,但由于他们平时同外界交流甚少,再加上外出务工人员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所以他们的普通话水平低,与城里人打交道时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

    6.劳务输出对输出地农民家庭收入及耕地的影响

    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建筑业、采掘业的收入季节性较强,收入时多时少;餐饮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和服务行业的收入较稳定,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可见,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还是比较稳定的。我们还了解到,农民的家庭耕地收入基本没有变化,这是因为:虽然外出务工人员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但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家庭原本就存在着剩余劳动力,所以耕地收入不会因为务工者的外出而受到影响。

    7.对劳动者的影响:技能知识方面、城市适应方面

    在我们的实地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外出务工人员虽然能够找到借以维生的工作,但务工人员并不能从这类职业中得到很多关于技能的知识,因为他们的劳动大部分只是体力劳动,如建筑行业、餐饮业、采掘业,即使像制鞋这种流水线作业的工作,务工人员也只能学到流水线上某一部分的生产技能,当他离开这个岗位之后,这种生产技能就变得没什么用处了。

    在调查中还了解到,由于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动力素质普遍比较低,所以大部分劳动力在建筑业、商业餐饮业、服务业等行业就业。由于这些行业的作业环境恶劣,导致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对输入地的气候、饮食、语言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并不是很适应。

    (三)政府组织输出的情况

    近年来,临夏回族自治州向东南沿海地区输出的务工人数大幅增加,尤其是由政府引导的集中性的、大规模性的劳务输出工作进展也很顺利,广东省东莞市和福建省的劳务市场基本已形成规模,员工工作环境明显改善、工资待遇有了提高,尤其是少数民族的饮食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临夏州在东南沿海地区务工人员就业形势整体上基本稳定。

    但是,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工作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除了从外出务工人员中选择几名负责人之外,输入地厂商与输出地相关部门联络甚少,尤其是对回流人员的关注不是很多。可以说,在这样的劳务输出中,相关部门更多的只是起了中介作用。另外,组织劳务输出的相关部门只负责到村镇张贴招工单位的招工启事,而不会专门进村鼓励农民积极外出,很多不识字的农民根本不知道有外出务工的机会,所以,在联络及宣传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临夏回族自治州劳务输出状况的成因分析

    (一)经济实力不足,教育水平落后

    临夏回族自治州是甘肃省经济落后地区之一,这里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家庭月收入也很低,从而使农民无法支付足够的转移成本。另外,经济的落后使得当地的教育也很落后,所以,造成了外出务工人员年龄普遍偏小、文化程度偏低的现象。

    (二)特殊的饮食生活习惯和宗教习惯制约了穆斯林务工人员的转移

    对于穆斯林群体来说,除了高昂的经济成本外,饮食是最先要考虑的问题。然而,近年来,由于清真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清真饮食带来的限制已经有所减少。但是,虽然饮食情况有所改观外,穆斯林群体特殊的生活习惯仍然限制着穆斯林群体的外出务工。比如,穆斯林每天要做五次礼拜,每周五要去做主麻,每年有开斋节、古尔邦节等重大节日。这样的生活习惯使得穆斯林群体外出务工时,尤其是在本地穆斯林很少的地区务工时,感到很难适应。

    另外,如前文所述,由于伊斯兰教法的规定,穆斯林妇女外出是受宗教限制的。所以,就地吸纳农村穆斯林剩余劳动力,尤其是穆斯林妇女,或许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四、对策建议

    (一)由政府主导的、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应该加大力度进行

    首先,应不断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前的语言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其次,还要做好同省外企业的不断协调与长期合作,主动同企业协调解决好务工人员的食宿问题,使劳务输出渠道保持畅通;再次,要不断拓宽劳务人员的就业领域。

    (二)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劳务联络站

    对州政府驻外办事处赋予新的职能,加挂州政府或州劳务办驻外联络处牌子,开展劳务基地的协调;派专人长期驻守管理工作;建立劳务信息网站,增加宣传渠道;完善服务功能,定期开展人才应聘和劳务对接,使劳务输出工作长期有效的进行。

    (三)成立输入地清真餐饮业行业协会

    或者由输出地伊斯兰协会出面协调,制定出台清真餐饮业行业规定、行业标准,指导输入地清真餐饮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同时,积极引导部分劳务人员在输入地发展清真餐饮业,以便为更多的在输入地企业就业的劳务人员提供服务。

    (四)积极发展输出地的经济

    已外出就业的穆斯林群体的饮食问题仍然需要更好地解决,在输出地发展清真餐饮业(尤其是清真食品加工业)可以使他们的饮食更加有保障。另外,笔者所说的清真产业,主要是指食品加工业和饮食服务业,因而,鉴于饮食行业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这类清真产业必将为没有经济能力外出的穆斯林剩余劳动力和不便外出的穆斯林妇女就近提供就业机会。同时,输出地经济的发展,也会促进当地教育的发展,提高当地劳务人员的整体文化素质。

    (五)可以尝试同中亚、中东等地区的伊斯兰国家合作

    积极向这些国家输出劳务人员,并不断拓宽妇女的就业领域,比如多与家政企业合作,为穆斯林妇女寻找更多的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峰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地理科学进展,1999(02).

    [3]马静.生态脆弱地区移民情况及问题浅析——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10(02).

    [4]张文政.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流动的经济后果分析[J].西北人口,2009(02).

    [5]王进元.新华网甘肃频道[EB/OL]./dfpd/2010-04/09/content_19473670.htm,

    2010-12-13/2011-01-19.

    相关热词搜索: 临夏 穆斯林 回族 自治州 劳务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