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分析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

    时间:2021-01-12 08:02:5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为了探讨第二语言习得很难像学习母语一样成功的原因,选择五名具有代表性的第二语言学习者作为采访对象进行个案研究。研究发现,作为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主体,学习者的许多个人因素都会对第二语言习得造成影响,例如年龄、学习动机、个性和学习方法等。根据采访结果,采用新的方式学习动机分为被外界强迫和自我激励两类。另外,由于学习和教学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教师及其教学方法也经常在许多方面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成果。其中,教师在课堂上呈现和推广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被视为增强学习者动力的一个重要方式。

    [关键词]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0-0003-04

    [作者简介]应颂祺(1994—),广西柳州人,宁波诺丁汉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一、引言

    值得注意的是,很少有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时能够实现他们在学习母语时所达到的成绩。有很多因素能够影响第二语言习得,并被视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例如学习者的年龄,一些理论认为当学习者达到一定年龄,他们将失去孩子学习母语时所拥有的对于语言的创造力。[1]这次研究的采访对象之一——丹丹曾学习英语超过8年,现在一个以英语为通用语的国际大学读本科。她认为如果已经形成了建立在一种语言之上的特定的思维模式,学习者将很难再在学习第二语言时达到一个以此种语言为母语的人所能达到的水平。她想象在语言和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之间有一种紧密联系,它将影响一个人对语言的使用,而且在形成之后很难再次被改变。除此之外,学习动机、方法、教学策略等同样会对第二语言学习的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例如,Johnson和Newport[2]提出,当采访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经历时,他们都表示动机在其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本文将运用实例研究的方式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进行研究,分析第二语言习得很难像学习母语一样成功的原因并尝试探究更好的学习方法。

    二、研究设计

    在这个研究中,一些学习者被作为实例进行定性研究,并被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组织和分析,从而得到我们的结论。尽管在实例研究中,数据的可信度受到样本容量的限制,但它依然是研究和发展第二语言习得相关理论的最好方法之一,因为它能使研究者直接了解参与者的经验和感受,并发现影响学习过程的特定因素。为了比较不同的个人因素对于语言习得的影响的有效性,四个对象将接受采访。他们说不同的母语,来自不同的国家,同时也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取得了截然不同的成绩。这个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观察他们的学习经历,学习环境以及不同的个人特质,同时比较他们的学习成绩,从不同方面对第二语言习得进行更为深刻的分析与研究。

    三、研究对象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那样,中国学生丹丹被选择作为第一个采访对象。她虽然已经拥有在全英文环境中通过英语学习其他知识的能力,但是作为一个法语初学者,她正面临无数困难。

    丹丹的法语老师Dorota也是采访对象之一。Dorota来自波兰,是非常出众的语言学习者。她能够流利使用超过五种语言,并在以英语为通用语的国际大学中教授法语。因此,她使用英语作为工作的主要语言,同时她每天都会运用法语和波兰语与朋友及家人交流。

    另外两个研究实例更关注为什么一些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进行非常不顺利,他们的经历与Dorota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林是一个就读于中国音乐院校的吉他乐手,尽管他同样花了超过9年的时间学习英语,但他依然无法使用英语回答研究者的问题。他在大学开始时曾被迫学习日文,但成绩也依然令人沮丧。当他意识到自己始终难以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取得成功时,他放弃了日语本科学位去追求在音乐上的梦想。

    最后一个采访对象是一位叫作Komatsu的日本人。他同时学习英文和中文,而在这两门语言的学习中他表现得截然不同。因此,他可以作为一个极好的例子去比较研究哪些因素会导致不同的学习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一)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动机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当Dorota回忆起她在学习不同语言的经历时,她总是提到学习动机的重要影响。自从Gardner和Lambert[3]在1959年提出的动机理论将第二语言习得的动机分为两种类型:手段动机(被实际的目标所激励,例如得到更好的工作)和综合动机(为加入以特定语言为基础的社会群体),动机理论被发展为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但是,由于动机和学习成就之间的双向影响关系,研究者很难去定义究竟是合适的动机产生了更好的成绩,还是学习者本身取得的成功激励了他们,并形成良性循环。

    当谈起语言学习经历时,五名采访对象都提到了动机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林告诉我们,他从未想过通过英语去得到更好的工作,或者在英语国家继续他的学术事业。在被强迫学习了9年英语之后,他始终不能流利地使用英语与国际生交流。相对的,当学习者被自身强烈的欲望所驱使时,他们将拥有更多的机会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取得成功。例如Dorota,她学习法语正是因为她被法国文化和法国文学深深吸引。

    根据上文的采访结果,在本文将使用一种新的方式将第二语言习得的动机粗略分为两种类型:被外界强迫和自我激励。“被外界强迫”指在社会、父母或学校等外界因素的强迫下被迫学习英语。通常来说,一个学习者学习的动机完全来自外界的强迫与要求,他将很难付出极大的努力去学习第二语言并实现高要求的目标。而以取得更好的工作和加入特定社会团体为目标的学习动机都可以被视为“自我激励”。显而易见的是,人们总是愿意去做那些他们真正想做的事,即使这样的事情是有风险且非常困难的。

    Dorota比较了她学习不同语言的经历,这也同样成为一个证明外界强迫与自我激励之间区别的例子。她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所展现的令人惊奇的能力足以证明她有足够的“智慧”去掌握一门语言。但是,当她小时候被父母送进德语班时,她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学习德语。那时她还只是个小孩子,她对德国的社会文化并不感兴趣,她也并不想和德国人交流或者未来用德语工作。因此,当她感觉到她很难在德语学习中达到班里其他同学的水平时,她立刻放弃了这门语言。

    与之相反的是,林尽管对英语并不感兴趣,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表现得不好,但当他想通过英语和一些非常优秀的美国吉他艺术家交流时,他开始异常努力地学习英语。因为音乐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一个月之后,林的口语迅速提高,使他足以和其他吉他手进行相关领域的交流。这一发现表明当一门语言与某样学习者真正感兴趣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时,他虽然不会被语言本身所激励,却会被他感兴趣的事物驱使而去学习那门语言。

    (二)教师对于学习动机的影响

    在《How language are learned》中,作者将“教师对于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内在动力没有影响”作为一个语言学的流行观点提出。但当Dorota被问到关于她之前学习法语的经历时,她十分强调她的最初动力都来自老师的影响。她说当她刚开始学习法语时,她觉得这会像学习德语一样失败。但是,一段时间过后,她发现老师的教学技巧非常具有吸引力,而她在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情况下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这门语言。这个非常优雅的法国女人(Dorota的老师)完美地符合Dorota对于法国的所有想象。同时,她也通过在课堂上谈论法国的文化、艺术和文学作品去向学生推广这门语言。Dorota说,如果我没有在最初遇见她,我可能将永远不会对法语感兴趣。

    这个例子展现出教师对于第二语言学习的惊人影响。无论是Gardner和Lambert[3]提出的动机理论,还是Drnyei[4]发展的“Process-oriented Model”,都更关注学习动机的内在来源,或是来自社会的压力。尽管Crooks和Schmidt对第二语言课堂的学习动机变化进行了着重研究,但依然更关注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技巧能否创造成就感并驱使学习者更好地学习。在Dorota的例子中,教师对于法国文化和艺术的关注激起了她学习法语的欲望,使她想学好这门语言从而更好地了解法国文化、阅读法语文学作品以及和法国人交流。事实上,Dorota本科正是毕业于法国文学专业,她也曾花1年多的时间在法国度假。这证明,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机能够被外界因素(教师的教学)所影响。但是,这种通过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去推广一门语言的教学方法却很少在现实中的语言课堂被使用。

    类似地,丹丹和林也提到了老师在最初学习第二语言时的重要作用。对丹丹来说,最初愿意学习英语不仅因为那是学校里必须学习的课程,也是因为她的英语老师非常漂亮且具有很强的个人魅力。而当林的初中老师夸奖他的英文发音后,他在学校考试中取得非常出色的成绩。总而言之,这些例子显示出当谈到学习者复杂的学习动机时,教师的影响不应被忽略。

    (三)对最好的教学策略与最适合的学习方法的探究

    在Sparks和Ganschow[5]对不同学习者的研究当中,他们发现更适合的学习方法会对学习者的表现产生积极影响。同时,由于教育和学习之间不可分割的相互关系,学习者对于学习方法的个性偏好应当在课堂中被鼓励,教学策略也应当随着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相适应的调整。

    以语法为基础的教学是第二语言习得初级课堂中使用得最广泛的教学策略。可是,这种教学策略所产生的结果看起来并不十分理想。Komatsu从儿时开始在学校学习英语,但11年后的今天,他依然难以用英文接受采访。当然,他在英语学习中失败的原因肯定不仅仅是因为错误的教学方法——丹丹尤其强调了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当英语作为强制性科目被学习时,她曾在这上面花费许多时间以便达到更好的分数,但是,当她刚刚进入以英语为通用语的大学时,她依然很难使用这门语言去进行学习和交流。而2年后,尽管她从未再像以前那样将英语作为一门特定学科学习,但她却在学习其他内容时从方方面面接触并学会了英语,她的英语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Dorota提到,当她开始使用英语和法语作为日常用语时,她逐渐精通于这两门外语的口语技巧。在法国度假时,她并未也没有必要去学习法语,但她的听说能力还是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这一点也在Williams[6]的发现中被提到:当学习者暴露在特定语言环境时,社会生活的需要将迫使他们去练习和提高这门语言。这种压力与学生在课堂中所面临的考试压力不同,其源自基本的生活需求。

    关于教学策略的相关研究经常忽略了一点:我们应该在一个令学生感到舒适的情况下进行语言教学。诺丁汉大学的语言学学院院长Geoff Hall提到,他曾在缅甸遇见一个英语学习者,这个英语学习者没有任何资料和环境,却仅仅通过听BBC而拥有了足够的能力,可以运用英语和Geoff沟通。这是一个令人惊奇的案例,但无独有偶,Dorota也认为学习英语最有效的方法是看英语电影和收听英语广播。显然,第二语言习得同样可以在课堂之外发生,且有可能取得良好的结果。

    被采访者们还提到了一些有趣的观点。例如,不同语言文化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被认为是学生学习第二语言很难达到母语者水平的重要原因。当学习者的母语和第二语言来自两个截然不同的语言体系时,学习的难度将加大,因为它们的起源文化大相径庭,从而造成了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别。Dorota在第一堂日语课就立刻放弃了,因为日语对她来说太过于困难和“奇怪”。依据Lightbown和Spada[1]的对比分析假说(CAH),来自不同语言系统的母语确实可能造成第二语言习得中更多的错误和消极的影响。丹丹、林和Komatsu都在英语口语中出现了许多重音错误,因为中文和日文都是单音节语言,以此为母语的人很少注意词语中的重音,而这种现象很少发生在来自德语语支和拉丁语语支的学习者身上。

    五、总结

    本文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依据四个采访者的采访记录,上文将动机作为最大的影响因素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首先,动机被简单分化成两个方向:外界强迫和自我激励。在本次研究中,那些在自我激励下学习的人更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语言学习者。[7]其次,教师对学习动机的影响被发现。尽管大多数的语言教师还没有使用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去推广语言,但本次采访证明,一个学习者完全有可能被教师的教学方法、个人魅力及其所呈现的文化背景、艺术作品所激励。最后,由于学习方法和教学策略之间不可分割的相互关系,他们的经历展现出了尊重学习者个性特点的重要性。同时,在实际生活中对第二语言的频繁使用也被证明是学习语言的有效方法。

    必须承认的是,本文的结论受采访对象数量的限制,难以排除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其他复杂因素。[8]但是,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建立在语法基础上的传统教学方法无疑应当被修正,更有效的学习策略应当被介绍到课堂教学中。例如,本文认为,在课堂上展示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文学作品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可以成为推广第二语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又一途径。应该相信,对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研究得越深刻,学习者就越有可能在学习中达到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Lightbown P M,Spada N,Ranta L,et al. How languages are learned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2]Johnson J S,Newport E L. Critical period effect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 influence of maturational state on the acquisition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J].Cognitive Psychology,1989(1).

    [3]Gardner R C,Lambert W E. Motivational variabl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1959(13).

    [4]Drnyei Z. New themes and approaches in second language motivation research[J].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1(21).

    [5]Sparks R,Ganschow L. Aptitude for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J].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1(21).

    [6]Williams M,Burden R L.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7]Gardner,R. C. Motiva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New York:Peter Lang Publishing,2010.

    [8]Pillay J,Terlizzi M D. A case study of a learner’s transition from mainstream schooling to a school for learners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LSEN):lessons for mainstream education[J].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2009(4).

    [9]Babbie E,Mouton J.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M].OUP,Southern Africa: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相关热词搜索: 个案 习得 因素 语言 影响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