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国家与社会视域下的上海公墓建设(1909—1937)

    时间:2021-02-09 07:53:3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 上海公墓建设始于民间,各界民众和社会团体相继建立了类型多元的公墓,弥补了政府公共职能的不足,是民间社会承担公共性的重要表征。然而,民间社会掌控公墓的建设,不利于政府权力的统合,故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为了强化政府权力,上海市政府将公墓的管理纳入日常工作,在着力进行市立公墓规划与建设的同时,加强了对私立公墓的指导和监管。由此,近代上海公墓体制逐渐由民治转为官治,在此过程中,政府与民间社会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推进了上海公墓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上海;公墓;私立公墓;市立公墓;无名英雄墓;万国公墓

    〔中图分类号〕K257;K26;K89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4)06-0169-10

    公墓①关乎城市的市政建设、社会生活、生态环境,是社会史、城市史研究的重要对象。中国近代公墓建设肇始于上海,上海自开埠以后,西式公墓便在租界内逐渐兴起。随着西俗东渐和城市化的发展,上海民众对中国传统丧葬礼俗不断进行反思和批判,丧葬观念开始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部分开明人士开始提倡仿效西式公墓,进行墓制改革,华人创建的近代新式公墓随之兴起。〔1〕目前学术界有关近代上海公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传统意义上的公墓——义冢与丙舍的研究、②外侨公墓研究③,以及公墓与葬俗变迁的关系研究①等方面,对于近代上海公墓建设的推动力量与运行方式鲜有涉及。笔者试图在国家与社会理论框架下,②对近代上海公墓建设展开研究,以揭示近代上海公墓自身的发展轨迹和运行机制,亦希冀藉此提供一种检视社会史的新视阈。

    一、公共性的承担:上海民间社会与公墓建设

    近代上海处于中西文明交汇的前沿,是市民意识萌发较早的城市。正如有学者指出:“清末民初,上海地区的民间组织是现代城市公共事业的主要提供者,它比上海地方政府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2〕公墓关乎城市建设和民众生活,首先引起了民间社会的关注。1909年,浙江商人经润山在上海首创近代中国新式公墓——万国公墓,随后上海私人及团体相继创建了类型多元的公墓。③

    近代上海租界和华界长期分而治之,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前,除了租界当局外,华界在殡葬管理方面缺乏明确的管理思路,南市、北市、吴淞的市政机构相对独立,无法形成对公墓的统一规划和有效管理。因此,1909至1927年间,公墓主要由民间社会自主创办和管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尽管公墓建设置于上海市政府的监管之下,民间社会在公墓的发展历程中仍然发挥着主体作用。据上海市卫生局1935年统计,上海市注册公墓为18座,其中市立公墓仅两座,其余皆由私人或团体创建。〔3〕

    日本学者小浜正子将包括教育、社会福利、治安、基础设施等公共职能所涵盖的领域设定为公领域,〔4〕并且认为民间组织在近代上海公领域中承担了重要公共职能,以此为中心形成了都市公共性。〔5〕公墓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公领域,也是一种新型的公共空间,蕴涵丰富的社会内涵。公墓建设过程中广泛的社会参与,使得民间社会成为近代上海公共性的重要承载主体。

    (一)城市文明的建构

    公墓伴随着近代上海城市化而产生,公墓建设的发展,推动了近代上海都市文明的进程。首先,完善了上海的生态环境。随着近代上海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已经意识到公墓的规划设计与城市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公墓创建者通常从城市的整体角度出发,注重公墓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发展相统一。具体表现为:第一,公共卫生意识增强。上海开埠之初,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传统的丧葬制度,墓地为家族或家庭所有,此外还有大量的义冢和丙舍存在。不过,传统墓地没有统一规划,且埋葬方式简陋,浮厝、弃棺现象时而有之,给公共卫生带来了严重危害。有识之士从近代城市文明及公众健康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反思:“夫以文明中区之上海,而尚容此上古陋俗,亦愧称文明矣,又岂止有玷文明而已哉!信可谓不卫生之极者也。”〔6〕“葬埋之制,自当以民众之健康保持,与夫国家之生存条件为本旨……对于墓地及葬制,当有取缔规则”。〔7〕基于以上认识,早在政府相关公墓条例颁布之前,上海民间社会即非常注重公墓选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周围半里以内,须禁人家居住,以免有妨卫生”;“凡为饮料水之井池近旁,不得有坟场,至少当在二里以外。”〔8〕在葬法上,公墓经营者要求葬户务必深葬,如《上海潮州八邑山庄特别公墓简章》中规定:“棺盖须距离路面平线1尺以下,不得浮厝。”〔9〕可见,在公墓的建设与管理中,民众公共卫生意识日渐突出。

    第二,合理利用城市资源。近代上海城市的扩张带来了市区与城郊空间格局的变动,地价也随之日益高昂。传统墓地没有合理统一的规划,无疑会造成死人与活人争夺生存空间的现象。为此,公墓经营者在选址和规划时,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公墓选址大都在城郊,墓地的占有面积均有一定的限制。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循环利用公墓土地:“坟茔丛葬,达一定之数,即不许再葬,最后之墓如过百年,即一律填平,以该地另作他用。”〔10〕公墓的合理规划一方面使得逝者远离城市的喧嚣,得以安息,体现了生者对逝者的尊重;另一方面,可以高效利用城市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合乎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

    第三,采用园林式布局。园林化是近代上海公墓的重要特征,小桥、流水、树木、花草为其必要元素,体现了生命的气息。经营者还注重公墓的艺术性,墓区的合理划分、道路的合理布局,以及园内中西合璧的建筑设施、风格各异的墓碑等等,使得公墓不再是令人恐惧的地方,而是城市的一大景观。以万国公墓为例,万国公墓内的环境和格局宛如园林,公墓四周有小河环绕,前架小桥,桥上铁木镌刻着“薤露园万国公墓”七字。进入墓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六米宽的林荫干道,与通向各墓区的四条支道相连;追思厅和纪念堂的厢房内陈设各式家具,壁上悬挂诗画屏障,中西合璧,富丽典雅;墓园以草坪、鲜花、绿树、池水为主要元素,绿草如茵,周围繁花似锦,绿荫浓蔽。〔11〕万国公墓因其优美的环境,成为人们游览参观的景点。来自南京的大学生曾到万国公墓游览,称赞其“诸墓星罗,秩序井然”。〔12〕诗人沈祖牟在游览万国公墓时,写下了以万国公墓为题材的诗作:“这里有放青的柳条,有桐荫半肩,我慢步的走来,踏着轻软的草尖,啊!是谁人的惓念,这钟声,这暮烟?多谢春时的迷醉满溢在这墓园,让我得深深地把一捆哀伤埋掩,别让它再酿成了我灵府的阴天。让我得同样地葬埋我的心,我的甜,在这女神的裙下,这白玉的碑边,在这花一般的流光,花一般的春!”〔13〕

    相关热词搜索: 视域 公墓 上海 社会 国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