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连接中国梦和世界梦的“侨务新主张”

    时间:2021-02-11 07:52:0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共赢思想”,不仅体现在住在国和中国之间,也涉及中国与侨胞的相处模式。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时发表的主旨演讲,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对于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而言,大家深深感受到习主席讲话中体现的中国智慧,他们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领导力和影响力深感自豪,同时也期待中国和世界经济向好发展,并在此中扮演重要角色。

    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侨联改革方案》,强调侨联是党领导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是团结服务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群众组织。

    党中央历来重视发挥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独特作用,高度重视做好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工作、推进中国侨联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为中国侨联改革指方向、定方针、提任务。

    尤其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时,我们对遍布198个国家地区的海外侨胞,也需要重新定位。中国侨联副主席乔卫创造性地将他们称为:“连接中国梦和世界梦的桥梁和使者”。

    刚刚过去的2016年,乔卫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为800多位海外侨胞作专场报告,谈华人华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怎么发挥作用,引发了强烈共鸣,报告多次被掌声打断。会后,几百名侨胞涌上来合影、交流。

    为什么会引发这么大的反响?海外侨胞纷纷表示,乔卫的报告讲实话、接地气,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

    “华侨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力量”

    “侨务工作的视角要调整。”这是乔卫见到《新民周刊》记者后的第一句话。以务实著称的他,落座以后便直奔主题。

    “过去一说起华侨的作用,比较多的是对中国的贡献、是中国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独特机遇。这是对的。但在当前形势下,如果只看到这些就不够了。我們需要更大的视野,将华侨作为推动创造中国与外国良好关系、为我们的和平发展营造一个良好国际环境的重要力量。对侨情分析,不能仅从侨胞分布情况和人口数量方面来考虑,更要从中国在世界发展格局中的位置去定位。”

    这一改变,根源在于中国的崛起。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也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和空前的挑战。

    “伴随中国的日益崛起,世界的目光逐渐向中国聚拢。一些国家希望我们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一些国家担心中国的快速发展对其不利,产生了疑虑;有些国家还在压制我们。面对新形势,我们再也不能够只埋头踏踏实实的搞经济建设,还要平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平衡经济、外交等几个方面。”

    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讲求“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习近平主席也多次强调:“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想相通”。

    乔卫指出:“仅仅通过官方媒介来传播,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宣传口号,而不是中国政府真正的发展理念。”

    如何让各国政府和民众信服?乔卫认为需要走“民间方式”传播,争取华侨的认同。“争取海外侨胞认同中国,比争取外国人认同中国容易得多。海外侨胞在促进住在国与中国‘结缘’方面,大有可为。他们既熟悉中国和住在国的情况,又有中国成长经历、住在国生活体验、国内外人脉资源和丰富的文化交流经验;既能在更大范围内传递中国的信息,也能运用自身独特优势在当地社会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美国百人会(Committee of 100)是一个华人精英组织,贝聿铭、吴健雄、李昌钰、朱棣文、马友友等都是其会员。25年来,百人会利用自身专长,积极开展有关中美民间关系的调查研究,通过推动教材改革加深美国人对中国和亚洲的了解,协助录制纪录片详细阐述美国华裔历史,为中国研究生提供奖学金,并组织了美国黑裔领袖访华等活动。

    除了百人会,乔卫还给记者讲了世界最富有的华人、已故印尼老华侨林绍良的故事。

    亚洲金融风暴时,印尼的一批年轻人冲到林绍良家,把他的家给抄了。本来那就是他企业最困难的时候,几近破产。当时印尼所有的企业也都在裁员。然而被抄了家的老先生,却对儿子林逢生说:“一个人不要裁,裁了以后这批人没法生活。”林逢生坚决执行了父亲的心愿,让其公司的70多万名印尼雇员平平安安度过了这次金融危机,“这是70多万个印尼家庭啊!”从此当地一说起来,就讲中国人好、中国好。

    “这就是以德抱怨。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正是需要海外华侨,像这样用自己的点滴去讲。他们的住在国和民众才能真正理解,习主席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真实的想法。”乔卫说。

    作为中国侨联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海外侨胞故乡行活动”,正是侨联基于新视角的一次探索,标志侨联海外工作作风的转变。

    “传统我们做活动,只邀请侨领、企业家,今年邀请了一大批各行各业优秀人士来北京,有教授、艺术人才、职业经理人等,还有不少普通的华人教师、警察、公司职员、工程师这样的草根侨胞。虽然这个群体在海外过着普通生活,没有不平凡的事迹。但他们是用日常的点点滴滴向身边人讲述中国故事的主体。他们传递出的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展现着中国人爱好和平、追求发展的良好形象,影响和改变着当地主流社会对中国的看法。”

    下活“一带一路”这局棋

    除了视角,乔卫认为侨务工作的价值导向,也需要做出调整。

    随着经济力量的强大,中国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我们‘走出去’,人家会有担心和顾虑,这也正常,因为历史上,大国跟小国、弱国跟强国的合作,小国、弱国通常得不到多少便宜。那么和中国合作,是不是能够得到希望的好处呢?”

    習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伟大构想后,乔卫就在思考这个问题。怎么才能在侨务工作实践这个世界级的大战略?只有换位思考,用共赢的方式。

    “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外交场合表示:欢迎世界各国搭上中国快速发展的列车。合作共赢是中国倡导的新的国际关系价值观。这不仅仅是一个眼光的调整,更是一个战略的转移。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上,海外侨胞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华人华侨熟悉两方面的文化,对当地国的民众喜好和需求,他们比中国企业更了解。因此,海外侨胞应该更多从住在国民众的利益出发,考虑怎么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一带一路’建设,把握住中国发展机遇,实现中国、住在国和海外侨胞自身三方共赢。”

    “共赢思想”,不仅体现在住在国和中国之间,也涉及中国与侨胞的相处模式。

    “我们新倡导的价值观,要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我们依然欢迎华侨回国投资,但角度是分享发展机会;而‘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推动各国合作共赢,也为华人华侨提供了发展新机遇。只有当华人华侨认识到这也是他自己的机会,才能更好地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和住在国人民梦想中,把自身事业的发展与中国和住在国的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更有可能找到自身发展的良机和利益交汇点,这是双赢的局面。”

    为住在国发展做出贡献

    采访中,乔卫多次提到侨务工作的敏感性。“有些国家甚至担心我们的侨胞是不是所谓的‘第五纵队’。”乔卫说,“周恩来总理曾经有一个比喻,华侨是我们嫁出去的女儿。这个比喻,实际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是人家的人了;二是,还是我的亲人。女儿回娘家,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这是正常的。但你要指望着女儿把婆家的好东西都搬到娘家来,也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工作只能越干越窄,越干越让人警惕。”

    在乔卫看来,侨务工作的主要任务,本应是传递习近平主席‘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大光明。

    “这就是一个角度问题。比如我们常讲,某个国家70%的经济命脉掌握在华商手中,哪位总统都会紧张,都会防范;但如果讲这个国家70%的经济由华商贡献,当地人就会鼓掌,谁当总统都会善待华商。

    过去我们讲海外侨胞对中国的重要作用。而随着中国的发展,我们应该更多关注海外侨胞对住在国的贡献,这是一个新的视角。海外侨胞不仅是我国的宝贵资源,也是住在国的宝贵资源。他们虽然对中国贡献颇多,但无论在当地税收、劳动力就业、经济发展、甚至公益事业上,他们更主要、更直接、更现实的是对住在国发展作出了诸多贡献;海外侨胞在住在国发展得越好,越有利于发挥他们对我们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而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一位朋友告诉乔卫,东南亚国家沿海城市的开埠,全部是华人的先人做的。没有华人,就没有这些城市。日前他在昆明一家印尼企业演讲,直言“你这家公司在中国是发展很好,但是你应该知道,这是印尼上市公司的子公司,钱是给印尼赚的。”听完带头鼓掌的,竟然是印尼前驻华大使。

    在一次节目里,乔卫提到:“海外侨胞在住在国的平安、健康发展才是故乡对侨胞的最大惦念”。一位东南亚华侨听到此话,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我的孩子也在国外学习。我希望她学习好,有一个好事业,再嫁个好人。但放在第一位的是什么?千万在外别出事。这才是家人最根本的心愿。从毛主席、周总理到现在习近平总书记,他们期望侨胞回馈当地社会,也是这样一个脉络发展起来的。我希望你为住在国和中国多做一些事情,但核心的问题,是你平安和健康发展。这一条从来没有变过,是侨务最本质的东西。”

    “普通侨胞”中国行

    要想发挥好侨胞“桥梁”和“使者”的作用,就需要加强侨胞之间的凝聚力。

    过去做侨务工作,路径是:侨领-侨团-侨胞,侨领最关键。

    “历史上100多年的社团很多,200年的社团也有。因为那时候中国人社会地位低,出去的海外华人以苦力为主,大家需要抱团,免得受欺负,于是产生了侨团。有了侨团就需要一个老大,又产生了侨领。所以侨领-侨团-侨胞之间是非常紧密的联系。像中国侨联的第一任主席陈嘉庚先生,一呼百应。抗日战争时期,一喊要支持中国抗战,1000万海外华侨中,有400万人捐款捐物,共同参与了中国人的抗日战争。”

    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出现了两个“脱节”。

    一是,一些侨团与侨胞的联系不紧密了。“现在海外侨胞的身份、地位、职业都与100年前有了很大的变化。有很多是教授、医生,甚至是老板,侨团的凝聚力、影响力也在变化。过去侨胞是依靠侨团维护自身权益;而现在参加侨团,当然有共同理念,但更多是源自乡愁。”

    侨领们一开始听乔卫这么说,有点不服气。乔卫就问他们:“你们的孩子,有几个参加侨团?”大家想了想,还真没有。

    第二个脱节,发生在侨团和侨领之间。“过去侨领是‘罩着’侨胞的,现在依然有这样的好侨领。但也有一部分人,不想着为侨服务,看中的是个人荣耀,想的是回到中国能够得到的礼遇,甚至出现了一人会、夫妻会、兄弟会现象。在这些所谓侨社里,没有几个人,但都顶着一个非常大的名头:世界、全美、全欧……我有一句话,‘没有不和谐的侨社,只有不和谐的侨领’。说完以后,好几个使馆的同志跟我反映,这话在侨胞中传得很广,说明这句话是符合实际的。这样一来,传统路径虽然还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覆盖性已经弱化了。”

    乔卫表示,中国侨联开始更重视加强和普通侨胞之间的联系,比如组织“普通侨胞”开展“故乡行”活动。侨联也将调整对海外侨团领导的评价标准,以便引导侨社更好地团结海外侨胞在中国梦连接世界梦中发挥独特作用。

    “只要侨团诚心实意为侨胞服务,就是一个好侨团,哪怕政治观点与我不同,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它下面有一批群众,值得去争取。而有的人,即使观点口号与我们都一致,但下面无人,就为了大名气、大帽子而存在,我们与之依然可以作为海外侨胞进行交流,但不应该再将其视为侨领。”

    微平臺上的“群友乔卫”

    如今中国的华侨人数已近6000多万,定居国外的原因也越来越多元化。乔卫说,改革开放初期,绝大部分华侨是以投亲靠友,家人团聚的方式走出国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量留学生出国深造,许多发达国家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向中国吸收技术移民。到了21世纪初,投资移民和教育移民成为主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发展中国家迁入发达国家的国际移民规模日趋庞大。联合国有一个研究表明,二战后移民峰的起点和终点一般处于人均收入1500到8000美元之间。按联合国开发署公布的以实际购买力平价计算,2040年中国人均收入也不过4580美元。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大量海外移民还是个趋势。我们要做的,是怎么引导他们发挥好作用和力量。”

    新侨与老侨有许多不同的特点。“30岁以下的侨界青年,他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接触互联网,互联网是他们的母语。”乔卫曾经跟3位20多岁的年轻人沟通。聊着聊着,一个极其尴尬的事情出现了。“我说你们应该借助媒体做这个活动,列举了几个我觉得好的电视媒体。三个孩子呆呆看着我说:‘乔主席,我们从来不看电视。’我当时也愣住了,回家就问我女儿。果然她房间里虽然装着电视,但已经找不到遥控器。他们全部依靠手机,手机是带着体温的媒体,可以离开身体的器官。他们唯一能坚持做的一件事,就是晚上给手机充电。充电宝是他们的标配。当传统的侨务工作所用的报纸、广播、电视,他们都不接触了,你用什么方式去做他们的工作?”

    如今乔卫每天都会抽空关注一个名为“侨联之友”的微信群。这个凝聚和传递正能量的微信群,是一个由来自100多个国家的侨联的海外委员、顾问和做过10年以上侨团工作的海外侨胞为主体构成的移动新媒体社交平台,从周一至周五推出不同主题讨论:周一《欢聚一堂》是以非遗传承为主题的文化节目,周二《不二法门》是专家开讲,周三《三十六计》是军事、教育、经济等;周四《四海风情》是周游列国,请各国侨领介绍住在国风土人情;周五《五洲论坛》主要是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等。除了会剔除极端言论,这个群兼容并蓄,对不同观点都能很好的接纳。曾经有一位省级侨联主席对乔卫说:“我做了30年侨务工作,不如进群半年。”

    一开始乔卫打算‘潜水’,多了解一些侨胞们的真实想法,没想到第一天就“暴露”了。

    “当时在讨论国际政治问题,我觉得有些说法欠妥,就没忍住跳了出来。”暴露了身份的乔卫,换了真名。有些群友会单独私信乔卫反映问题。讨论的时候,还有的华侨会问:“乔主席在不在?”乔卫觉得可能他在的话,对群友们是一个鼓励。从此只要条件允许,有活动都会坚持报个到。

    群的能量颇大。习近平总书记去英国访问,群友们自发搜集了英国所有的小报。结果发现,英国不仅大报,包括小报,这都是头条,充分说明了英国民众对这个事情的关心。

    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塞尔维亚,相当多的海外侨胞,正是通过“侨联之友”了解到总书记在走这条路。

    新华社记者采访侨胞对某一个事件的反应,在“侨联之友”讨论的时候,直接就能拿到第一手信息。

    乔卫在微信群的《五洲论坛》主讲了三期特别节目,主题分别是“从中国梦连通世界梦的大视野对海外侨胞的再认识”、“‘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各国合作共赢,也为华侨华人提供发展新机遇”、“合作共赢理念是中国倡导的新的国际关系价值观”。他告诉记者,微信和“脸书”加在一起,这三期节目的访问量已经达到数千万。

    “我不是非主流了”

    *对华侨的视角要调整到“连接中国梦和世界梦的桥梁和使者”上来;

    *价值导向要调整到合作共赢,强调华侨对住在国的贡献;

    *工作路径要调整为走群众路线;

    *对年轻侨胞的工作要加强。

    这就是乔卫在侨务工作上的“四个新主张”。

    但他这些想法,毕竟是对传统理念的挑战,推行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2014年6月7日第七届世界社团联谊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海外侨胞要运用自身优势和条件,积极为住在国同中国各领域交流合作牵线搭桥,更好融入和回馈当地社会,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作出新贡献。”

    乔卫说:“‘融入当地社会’这个理念大家都熟悉,但‘回馈当地社会’这个理念是第一次听到,特别是国家最高领导人强调的。两年里,我见了成千上万侨胞,做了近100场演讲、授课,每次都讲这个问题。海外的朋友,一听这话,就纷纷拍掌叫好。而国内反响是:哦,还可以这么想吗?”

    这不是乔卫第一次面临挑战自我的压力。

    14年前,北京市政府将筹款10亿元建一个奥运场馆的重担交给了乔卫,完全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幸亏当时市委主要领导给了我支撑,让我去东南亚走一圈看看,摸摸情况再说。”摸了半年下来,乔卫心里有了谱。为了实现广泛性,让每一个愿意为奥运做贡献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都能顺利捐款,7年中,他奔波世界各地,做了近200场的演讲,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如今58岁的他,为了推行“侨务新主张”,又开始奔波在路上。

    面对困难,乔卫说,他小时候参加过几次很艰苦的“拉练”(就是学校组织学生长途行军锻炼),这培养了他一个坚定的自信:困难没什么大不了,别人可以,我也行!世界上有条很长很美的路叫做梦想,还有堵很高很硬的墙叫现实。翻越那堵墙,叫做坚持;推倒那堵墙,叫做突破。“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只要我认为符合时代主题的路,我就会坚持走下去。”

    相关热词搜索: 侨务 中国 新主张 连接 世界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