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浅谈韩非与马基雅维利的政治价值和道德观

    时间:2021-02-13 08:01:0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在中西方政治思想领域,韩非子和马基雅维利都是有很大影响的政治人物。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国家理论具有强烈的专制特点,因此被称为帝王政治学。马基雅维利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杰出的政治哲学家,他提出的比较完整的、以人道主义和人性论为基础的君主专制理论.,为西方资产阶级早期的政治理论。由于中西方传统政治、经济环境不同,二者所处的历史时代、文化传统不同,使二者的政治理论和思想有一定的差异,但同为政治理论家他们的思想也有相同之处。他们所倡导的君主专制和国家利益至上的理念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

    关键词:韩非 马基雅维利 政治思想

    韩非和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内容十分丰富,特别是他们的政治价值观、政治道德观最具有代表性,通过对他们有关理论探讨,我们从中可以领略到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政治理论的伟大魅力。

    一、韩非的君主利益至上和马基雅维利的国家利益至上

    韩非政治价值观的核心就是君主利益至上,他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结为一个利字,也就是人人为我。 就一个国家来说, 君主是一国之君, 那么必须人人为君,因此君主的利益高于一切, 国家的政策虽然要关注臣民的私利, 但私利不能高于君主利益,统治者要设法使臣民逐利所产生的力量转化为利君。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说: “国者君之车也”,在这里他用简洁的语言表明了君主利益高于一切。就是说国家是君主运行的工具, 天下是君主的私囊之物,那么实行君主专制统治就是天经地义的。因此, 秦王看到他阐述专制的著作后, 发出了:“嗟乎, 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感叹。( 《史记· 韩非列传》)既然实行君主专制统治在韩非那已成为逻辑的必然,那么下一步就是实行专制的手段了。

    怎样才能保证君利不受侵犯,法家提倡的是三个字: 势、法、术。其中, 韩非更注意势。他认为帝王首先在于有势。“凡明主之治国也, 任其势。”( 《韩非子 ·难三》) “民者固服于势。”(《韩非子 ·五蠹》) “有材而无势, 虽贤不能治不肖。”( 《韩非子 ·功名》) 势是法和术的前提条件。他把势分为两部分,即自然之势与人为之势。自然之势是指客观条件下掌握权力和对权力的运用;人为之势是指可能条件下如何运用权力。对于君主而言,自然之势不是主要的,因为它是既成的事实。真正的势应是人为之势,君主要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 来运用人为之势,达到和实现自己的目的,才是成功统治者。他又把的人为之势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聪明之势。即: “明主者, 使天下不得不为己视, 使天下不得不为己听。故身在深宫之中而明照四海之内。”君主不一定要有超人的智慧, 但要化天下之聪明为自己之聪明, 使天下之耳目成为自己之耳目, 不出宫门就可知天下大事。二是威严之势。《人主》中说:“威势者, 人主之筋力也。”《诡使》中说: “威者, 所以行令也。”有君主必须要有威严,有威严才能实行有效统治。君主只有掌握了“聪明之势”与“威严之势”, 就可得天下。因此君主必须把势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刻不放松。可以看出韩非子鼓吹君主要有统治手段, 树立的绝对权威, 进而实施专制统治,才是成功的君主。

    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技巧和策略,为统治者出主意、想办法,创立政治管理哲学,提供统治权术。他鼓吹国家利益至上,认为统治者不论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还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 可以采用任何手段,“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是对他这一思想的高度概括。在他看来, 作为一个统治者, 最主要的不是要具备各种美德, 而是要保护自己的地位和国家安全。一个君主具有各种美德是好事, 但在必要的时候能够采取各种手段实现自己的目的才是最重要的。在内政方面, 马基雅维利认为权力欲和财富欲是人性的基础,只有饥饿才能迫使人勤奋,只有法律才能强制人为善,对人民要实行专制,君主为了法律、平等和自由的目的可以实行任何手段的政治统治。在外交上, 马基雅维利主张靠实力,无需遵守信义和诺言。他说: “ 世界上有两斗争方法:一是运用法律,二是运用武力。第一种方法是人类特有的, 第二种方法是属于野兽的, 但是因为前者常常有所不足, 所以必须诉诸后者”。他还提出君主必须拥有一支庞大的军队, 光靠政治家的豪言壮语难以抵挡枪炮的威力,国家利益的实现无论对内对外都必须建立在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基础之上。国家的强盛离不开对外扩张, 只有开疆拓土, 才能持保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有好的发展。如果国家停止扩张,它便开始衰落和瓦解,战争可以使国家重振旗鼓, 加强凝聚力和恢复纪律。在《君主论》第12 至第 14 章, 他主要论述了军事和武力的重要性。在政治上, 马基雅维利提出君主只需要考虑有利与否, 不需要考虑正当与否;君主应当树立威严使人民恐惧, 但却不能使人民憎恨, 应当重实际而不要图虚名。从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出发,要求君主保护臣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他认定私有制和私有财产的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反映了西方近代文明的经济本质。

    可以看出,在价值观的方面,中国先秦时期的韩非主张君主利益至上,认为君主的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就是君主的私有财产,人人必须为君主服务。韩非的价值观体现出古老的东方国家文化传统中君主专制的政治思想渊源。而在西方封建制度解体时期四分五裂、迫切需要统一的意大利,马基雅维利则强调国家的利益至上,他甚至还提出为了国家的利益和政治统治的目的,可以采用任何手段,反映出西方政治文化的多元性。不同的时代和环境造就了他们不同的价值观取向,但从根本上说,他们力求的政治目的都是要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富强。

    二、韩非的“非道德政治观”和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无道德论”

    中国传统思想的儒家的道德主义政治观是试图将政治提升到道德境界,而韩非的提出的“非道德政治观”则是一种功利性的追求,显示出明显的现实性和实用性。韩非认为,不能用道德的善恶作为政治追求的目标与评价政治是非的标准。“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不为非也”;“故有术之君,不随适然之善,而行必然之道”《韩非子·显学》 。韩非认为,君主不一定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只要可以达到使国家富强,君主统治巩固的目的,可以采取诡诈手段。韩非主张“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韩非子·定法》。韩非提倡君主可以运用一切不道德的手段来巩固自己的统治,“握明以问所暗,诡使以绝渎泄,倒言以偿所疑,反论以得阴奸,设间以纲独为,举厝以观奸动”《韩非子·八经》 。在历史上,韩非因他的“非道德政治观”而备受非议,但他的“非道德” 并不是完全的“不道德”,“轻道德”更不等同于“无道德”[10]。实际上,道德在他的政治思想中还是有重要作用的,他曾以晋文公攻原和“曾子杀猪”的事例来说明“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韩非子·外储说昨上》,可见,韩非政治学上的非道德主义还是有道德的因素的。

    马基雅维利政治理论出发点是政治决定道德,提出应当从政治的角度看待个人道德,为了达到政治目的,道德是可以被摒弃。“有些罪恶,如果不去干就难于挽救国家的危亡,那他就不应该为做坏事招来毁谤而介意。”他认为,政治是社会性的事情,而道德只是个人的事情,所以政治高于道德,是道德的前提和条件。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从多方面论述了“政治无道德论”的观点。他说君主应当比狮子更勇敢,比狐狸更狡猾,可以采用暴力、敲诈、奸诈的手段来消灭敌人。作为近代西方首个注重政治权术的思想家,马基雅维利因为他的“政治无道德论”成为西方政治史上颇受争议的人物。他的理论从积极意义上讲,在当时西方封建制解体资本主义兴起的的特殊年代,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西方宗教文化盛行1000年之后,他是第一个为世俗文明杨威张目。他在政治与道德之间划了一条分界线,为西方政治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直到今天,他的政治哲学依然是西方文明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的众多政治家、国家领袖和理论界产生重大影响。但从消极的方面讲,“政治无道德论”建立在西方传统文化性恶论的基础上,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和对人民实行独裁统治等主张,在政治实践中易被法西斯分子和独裁统治者所利用,作为他们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剥削人民的理论根据。

    总之,韩非主张不能以道德的善恶作为政治追求的目标与评价政治是非的标准,他认为君主并不一定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只要可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就行。而马基雅维利认为看待个人道德应当从政治角度,统治者为了实现政治目的,是可以把道德摒弃的。显然,马基雅维利的可以完全抛弃道德的观点,韩非所谓的非道德观点,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的,他们都认为道德的力量在国家的统治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只是重视的程度不同而已。中西方文化是两种不同质的文化,两种文化产生的环境、来源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创造文化的群体都有差异,使他们的政治理论有不同之处。但同样作为政治哲学家,他们的思想也有相似相融相通的方面。

    韩非和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的政治道德和价值观是世界政治学领域的宝贵思想财富,他们的理论不仅在当时发挥了极大地影响和作用,作为文明遗产,至今还在政治思想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但他们的政治理论中有“暴力治国”等极端主义观点,不符合今天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观念。所以我们在研究学习中西方政治哲学思想理论的过程中,要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科学方法,借鉴运用的同时要注重吸取精华、弃其糟粕,有选择的吸收、适当的运用到现代管理的实践中,使东西方伟大的传统文化在新时期放射出新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郭沫若.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1976:76.

    [2]黄玉顺.仁爱以制礼、正义以变法:从<商君书>看法家的儒家思想渊源及其变异.哲学动态,2010.

    [3]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华书局,2006:112.

    [4]应雪婷.浅析马基雅维利与韩非政治思想异同.人文社科,2005.

    [5]潘汉典.君主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203.

    [6]刘小枫、陈少明.马基雅维利的喜剧.华夏出版社,2006.

    [7]荀卿.荀子.中华书局,2006:62.

    [8]朱伯昆.先秦伦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9]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13:89.

    [10]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56.

    [11]马基雅维利.君主论·第六章.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59.

    作者简介:

    王翀(1985~),男,哲学硕士。河南新乡学院辅导员。

    相关热词搜索: 道德观 浅谈 维利 政治 价值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