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高中体育教学对独生子女为主要群体人格的塑造

    时间:2021-03-11 10:08:5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人格的形成与人自身素质有关,同时也受生活环境、教育、社会实践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受教育因素的影响最大。而体育以其自身的特点,直观性相当强、师生共同活动,教与练的密切配合贯穿于整个课堂,在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正处于发育的基本成熟阶段。高中阶段是孩子人格的形成的重要时间期,他们的人格尚未成熟定型,可塑性很强,体育教学的内容和过程具有全面的教育性。体育课中有一个好的情感环境,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有兴趣,精神振奋,对促进人格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 独生子女 人格

    本文从塑造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塑造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塑造爱国主义精神、塑造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良好心态等四个方面论述了高中体育教学对独生子女为主要群体人格的塑造。

    1.研究目的

    人格即为内在的品格,具有稳定意义的内在品质。以独生子女为主要群体的学生的出现,对教育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对教育进行深入研究,由此可知现在的学校教育在对于独生子女而言的重要性。

    在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问卷调查中发现,他们在有一些方面是不同的。如:

    经调查,我所教的高二年级24个班级中85%为独生子女,现在高中体育教育面临着一个新课题,即大部分学生为独生子女。平时与学生的交流当中可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为人处事中的表现有所差异,表现为做事以自己为中心、叛逆、排除困难的心理能力差、忍耐力差、怕苦、怕累、表现欲强等特点,而体育课堂上的体育教学正是能对学生的人格有一定的塑造作用。体育课中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在其中学习、生活、交往,学生的人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表现出一些缺点与不足,这其中会产生各种矛盾,学生们在体育教师的引导下也在化解各种矛盾,从而人格得到培养。正因为如此,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新时期体育教育对独生子女为主要群体人格的塑造有重要的意义。

    2.体育教学对独生子女为主要群体学生人格的塑造内容和方法

    2.1塑造人际交往能力

    我们的学生,应该具有人际交往的能力。学生生活在错综复杂的人类社会,既然是生活在人群中,就免不了要与其他的人交往。要与人交往,就需要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人的交往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形成的原因很复杂,但是,一定与环境影响和教育有关。在现实社会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直接面对他人侃侃而谈。有人做过一个调查:幼儿园95%的小朋友敢面对陌生人讲话,90%的小学生敢于面对陌生人讲话,76%的初中生敢于面对陌生人讲话,88%的高中生敢于面对陌生人讲话。有极少数小朋友见了陌生人就哭,有少数学生不敢拿眼睛直视陌生人,大多数学生虽然敢在陌生人面前说话,但是心情紧张、说话语无伦次,不少学生,即便是在熟人面前说話也心跳加速,结结巴巴。这不利于学生人际交往。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体育教师的责任。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体育教师责无旁贷。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重要的是要有适合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教学内容,关键是要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创设出适合发展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环境。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教育的载体。教师的教学,表面上是在传授体育知识,实际上并非仅仅如此,传授体育知识只是体育教学的一个任务,最重要的是通过对体育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也包括人际交往的能力。如在篮球课教学的三步篮教学中,我们班有一些接受能力和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先学会这个技术,为了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我会让没有学会的学生向已掌握这种技术的同学学习,通过这种课堂的设置,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沟通,互相促进,不仅课堂效果好,而且能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

    在体育课当中,学生互相交流最为频繁,学生通过交流来完成体育学习任务,如在足球学习当中,一般都要求几名学生配合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当中必须有一定的人际交往内容,这种交往是其它学科无法代替的,学生的这种交流带有社会性的,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交往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2塑造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

    传统的竞争理念认为,竞争就是你死我活,竞争就不能有合作。其实不然,竞争之中有合作、合作之中有竞争,这是对传统的竞争理念的超越,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把竞争与合作结合起来,既竞争又合作,就能突破孤军奋战的局限,把自身优势与他人的优势结合起来,把双方的长处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既提高自己也提高别人的竞争力,实现双赢或多赢。竞争与合作是当今社会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两大基础,也是个人成长与发展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有责任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体育运动最富竞争性,它的竞争既是物质力量的竞争又是精神力量的竞争,即首先要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及技术、技能等要素,其次要有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教学中,教师经常要通过分组训练来完成教学活动,如跑步、球类项目等,这样,一个小组的学生会与另一个小组的学生进行较量,即使没有分组,每个学生都会为自己暗暗鼓劲,希望自己的成绩是最好的。而在学校运动会或其他竞技比赛中,竞争更是不言而喻了。体育运动为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提供了机会,使他们在竞争中认识到自身的能力和价值;竞争既是力与美的比赛,也是行为意志品质的较量,在竞争中不论胜负都是自然的、朴素的、美好的,胜有胜的喜悦,败有败的风采。因此,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树立起勇敢、自信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敢于接受挑战,勇于竞争的意识,不仅能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完善,更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合作,则是一种集体齐心协作的活动,在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在未来社会个人的努力没有别的帮助指导也是不行的,没有合作精神个人的竞争力不可能提高。因此要养成善于合作的精神,不仅要善于与个体合作,也要善于与群体合作。事实证明,任何人要施展才能,实现自身价值,都离不开合作,只有学会与人相处,只有善于合作,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在这种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以期达到某个共同的目标。这种合作是为了使这个集体能更好地与其他集体展开竞争或为达到一个共同目标而相互交流。由于体育活动本身具有竞争的行为,或是交替引起合作与竞争。体育竞赛无论是个人项目还是集体项目,都要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讲究个人行为的规范性和道德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行为和道德风尚,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增强团队意识。在运动实践中,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会独立的观察、判断,独立的应付突如其来的赛场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点、特长,发展个性,培养自主精神和独立人格;另一方面,要使学生都置身于一个团队之中,团队胜了,大家分享;团队失利了,大家承担,并进行自省。团队荣我则荣,团队耻我则耻,从而培养学生为集体而战的奉献品质。

    2.3塑造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学校是在学生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主课堂、主渠道、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和造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代新人的神圣使命。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从体育教学的实际出发,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把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分解、贯穿到体育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由于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多、范围广,牵涉到情感、行为、礼仪等各个方面,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往往让人感到无从入手,有的甚至认为只是讲讲大道理。其实不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是一件难事。现实生活中,当我们中国人在看到中华健儿站在冠军领奖台上时,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爱国主义精神自然得到培养。体育竞技运动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途径,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重要的意义。

    爱国主义精神又不是自发形成和传承的,而要依靠教师针对学生的特点,通过体育学科为载体,挖掘体育中的民族精神内涵,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艰难曲折的奋斗历史,了解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焕发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于学生在校期间很少能看体育赛事,我们体育教师组织学生观看体育录相。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不畏强手,奋力拼搏,奥运赛场上,鲜艳的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嘹亮的国歌一次次奏响,极大地鼓舞和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所表现的拼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育学生不但要以中国体育健儿为榜样,还要继承和弘扬他们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在学生的乒乓球课上,组织学生观看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比赛录像,以国球凝聚民族精神,弘扬的乒乓精神,使“祖国荣誉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顽强拼博、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学生心中扎下了根。

    2.4塑造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良好心态

    当代的青少年学生,他们所处的成长环境正是我国进行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事业、社会的物质财富丰厚的阶段,这批学生没有经历多少生活磨练,普遍存在缺乏挫折教育,心理素质较弱等现象。

    而体育课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这其中也必然包括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职能,由于体育的特殊性,充分利用体育的功能来弥补以上的不足是确实可行的,也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体育的重要魅力之一就在于它的激烈竞争性,胜负是体育竞赛永恒的主题,成功和失败是体育参与者都会遇到的,没有哪项活动像体育这样让人频繁地品尝失败,也没有哪项活动使失败成为如此正常和自然结果,体育运动鼓励人渴望胜利与追求胜利,也培养人不怕失败和接受失败,而后者正是我们急需的,它对于一个人的人生历程更具有意义。

    失败和挫折并不可怕,关键是人对失败的态度和认识。只有正确对待失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从失败中找到和发现成功的办法和途径。以独生子女为主要群体的学生一般表现为能赢得起而输不起,一但输就会一败涂地、站不起来。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个成功和失败相互交织的实践活动。体育运动所具有的竞争性特点,必定有胜利者和失败者,而且由于竞赛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致使竞赛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这使任何人、任何队都难以保持不败。面对体育运动中不可避免的失败和挫折,客观上要求参加者要有一颗“平常心”,要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不能被一时的失败所吓倒,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从失败中找出取胜的对策和办法,重新参与竞争,争取胜利。另外,在体育运动中,为了掌握一个动作技术,为了跃过一个高度,为了击中预定目标,为了克服一个极限重量,为了完成一套动作组合等,都要经受失败和挫折的考验。只有那些不畏困难,不怕失败,善于分析和找出失败原因、充满自信的人,才会成功地达到目的。目前,一些高中学生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较差,体育教学若能发挥其特长,多让学生经受成功与失败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面对失败、面对逆境时的耐受能力和自我心理调控能力,使个性得到磨练,人格进一步完善。

    3.结束语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一代是历史的继承者和开拓者,赢得青年,也就赢得未来。以独生子女的学生为主要群体将成为社會的主流,他们有很多优点,同时也存在着天生的不足,他们思维特别活跃,而生理、心理却正处于成熟、发展时期,人格尚未定位,社会阅历有限,分辨能力不强,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我们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实施一定的手段来挖掘他们的长处,提高他们的人格素养,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而在多种教育方式中,体育教学以其直接、生动,寓教于乐的形式,受到青少年的欢迎,已经并将继续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方面,发挥其独特功能。

    参考文献:

    [1]樊向前《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给体育教学的启示》[D]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

    [2]桂朝华《情景成功教学法尝试》[C] 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

    [3]迟艳华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的培养[D]

    [4]周华云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D]

    [5]李祥 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6]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余国良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况与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 独生子女 塑造 人格 体育教学 群体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