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数字化生活”吹绿山村

    时间:2021-03-26 08:26:2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从年人均收入700余元到年人均收入超万元;从有名的贫困村到全村年收入高达400万元的富裕村;从全村各户没有一台电话,到家家拥有多部手机、村中各角落都可免费无线上网的数字民俗村……旅游不仅改变了山村的经济面貌,也使庄户人家迸发出了“赶潮”的理念,由此,北京麻峪房村展现出——

    游客齐先生从北京城里赶到昌平区麻峪房村打算“放松一下心情”。没有料到,车子刚刚停在了村口,手机就急切地响了起来,公司领导要他立即从网上查阅一份资料,根据资料内容起草一份报告,用最快的时间把电子邮件发回公司。齐先生环顾着群山环抱、林泉如画的山村,颇费踌躇,想马上赶回城里又有点儿遗憾,想上网查询又身在郊野,有些手足无措。

    更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过路的村民告诉他,在村中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无线上网,况且是无须任何设置,免费上网。齐先生听后,惊喜若狂,立即掏出笔记本电脑,坐在民俗旅游村村口的石桌上操作起来。

    键入相应的域名,当屏幕上便显示出“麻峪房民俗信息网”页面后,再看连接速度:48Mbps。“信号够强劲!” 齐先生脸上露出笑容,赞叹不已。

    接着就是抓紧时间上网查询、下载资料、编制文本、撰写报告……随着敲击键盘的声音,不到一小时,一份完整的商务营销报告顺利地通过网络传发到万里之外。齐先生合上笔记本电脑,轻松地走进村里。这是记者日前在京郊麻峪房村采访时,遇到的一个“新闻亮点”。

    京郊民俗旅游第一村——是北京昌平麻峪房村在十年前创出的名号。今年,该村又爆出了新闻——在当地旅游局、科协的大力协助下,创出了又一个“第一”,面对游客,展示出了北京第一家数字化民俗旅游接待村。

    回顾这个原本不起眼、但通过民俗旅游声名远播的山村,每一步致富路都与现代信息相关。 1997年之前,北京昌平县麻峪房子村是个贫困村,全村的人均收入仅有700余元,就经济状况而言,在全县行政村排名倒数第二,全村各户没有一部电话,没有一台彩电,村民的科技文化知识以及时尚理念更是无从谈起。

    从1997年始,昌平县长陵镇领导借助党的富民政策及职能部门的支持,依托地区的资源优势,实施了“旅游强镇、生态富民”战略,既有效地保护了十三陵的生态环境,又引导村民走上了民俗旅游致富的道路。

    麻峪房村的村民在开展民俗旅游的过程中,认识了信息的重要性,鉴于此,村民们首先想到了电话。因为,预订食宿需要电话、联系采摘果菜需要电话、订购农家饭的原辅料需要电话、相互支撑、相互沟通需要电话……大家深知,缺少信息的沟通就闭塞财路,缺少人际交往就等于缺少商机。于是,随着固定电话的铃声在民俗旅游接待户的院落中此起彼伏,北京麻峪房村的民俗旅游逐渐火爆,相继带动起了邻村、邻县以及周边省市的“农家乐”。自1998年始,村中民俗旅游接待户一下发展到46户,不到半年时间,全村旅游收入就高达46万元,“北京民俗旅游第一村”的称谓也随之叫响。

    进入新世纪后,麻峪房的民俗旅游更是如火如荼。随处可见与外界交流、沟通的移动电话在庄户人家的手里唱响,村内外的生态民俗旅游与十三陵特区的“世界文化遗产游”在良性互动中和谐发展起来,逐步实现了优势互补,全村98%以上的人加盟民俗旅游的营销,村民收入逐年节节提升。2005年,麻峪房村的人均收入(纯收入)已经达到10550元,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共接待了中外游客达7.5万人次,全村旅游收入达到了400万元。

    今年年初,北京昌平区旅游局和计生委出资26万元,由区科协提供技术支持,在麻峪房村成功实现了了局域网的连通。记者在多家民俗旅游接待户家中了解到,全村80%以上的人在局域网连通后都赶到城里买回电脑,不厌其烦地寻找行家求教。眼下,不仅各农户之间实现了信息互联、资源共享、知识互补、交流沟通,游人们也能在全村范围内各个角落免费无线上网,体味看大片的刺激、感受视屏点播的乐趣……喜见瓜田李下、果林田头,农户与游人通过网络把世界拉近,通过敲击键盘与天南海北互通有无。

    麻峪房的支部书记宋兴海向记者介绍说,村民在刚刚接触电脑时,也曾困惑过。认为整天在田边地头劳作的人操作电脑是件很难的事。为此,村领导请来城里的大学生入户辅导,耐心传授电脑知识,细细解说网络联动在民俗旅游营销中的重要作用。不久,村民的兴趣随着电脑操作知识的提高而高涨,网络刚一开通,农户们就尝到了数字化进入生活的甜头。现今,有一半的村民都能较为熟练地上网、发邮件,有些村民也有了自己的QQ号和自己的E—mail。记者在一家民俗旅游接待户采访时,一位正在上网的村民对记者说:“外面世界很精彩。以前,我们想了解其他地区‘农家乐’的‘新招儿’,很难,自己又明白一成不变的民俗旅游接待方式迟早要被市场冷落,只能干着急。如今网络连通了,想了解各地民俗旅游的情况,了解其他地区‘农家乐’的新亮点,只需点点鼠标就可完成。现在,我们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获取了很多宝贵的资料。”

    据了解,按照昌平区民俗旅游发展规划,从今年始,该区的“数字民俗村”将逐年递增,力争让村民家中的网络相继与五湖四海连接。长岭镇的“明文化旅游网”等相关电子系统也载入该镇的旅游规划中。“数字化山村”如一夜春风,将培育出片片花丛和鲜嫩的果实。

    相关热词搜索: 山村 数字化 生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