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民国时期现代化思想的碰撞与交融

    时间:2021-04-17 08:22:2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民国时期虽然短暂,却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的一大贡献就是对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当时各种主义、思想非常活跃,学者们先后围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统制经济与自由经济、民主与独裁、全盘西化与本位文化、工业化与农业化等十多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些讨论有助于拓展思路、达成共识,发现中国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律。民国时期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是一笔丰厚的思想遗产,值得我们今天以辩证的理性态度加以总结和借鉴。

    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论辩;共识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5)01-0005-09

    19世纪40年代,英国以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20年以后,中国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旗帜下举办洋务新政,迈出了她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步伐。洋务运动是中国学习西方、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第一步。从洋务运动开始,中国现代化运动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十分激烈的争论。晚清的师夷①与守旧之争、维新与翼教②之争、革命与立宪之争,实际上就带有中国现代化道路之争的性质。及至民国成立,随着中国现代化运动的深入和曲折,争论越来越多。除了我们熟知的问题与主义之争、科学与玄学之争、全盘西化与本位文化之争以外,还有民主与独裁之争、统制经济与自由经济之争、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之争等等,与晚清的争论相比,这些争论和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有着更直接的关系。这些争论说明中国“现代化探索存在一种内在挣扎与困境”。[1]2014年,何爱国博士出版了他自2005年以来研究民国现代化思想史的成果——《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1912—1949)》,该书重点叙述了民国时期学者们有关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大争论。笔者捧读之后,感慨颇多,兹就以下几个方面做点发挥。

    一、真理愈辩愈明

    真理愈辩愈明,这在东西方都是普遍认同的公理。在东方,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就对辩论的意义和原则做了说明,指出:“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2]在西方,希罗多德就在著名的作品《历史》中提到阿尔塔巴诺斯说:“如果大家不发表相互反对的意见,那就不可能选择较好的意见,而是必须遵从已发表出来的意见;但是,如果有反对的意见,那就能够选择较好的意见了。”[3]因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由而公开讨论问题乃是人类接近和获取真理的途径,同时也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重要阶梯。

    真理愈辩愈明,其首要的含义在于自由讨论是真理的生命。要获得真理性的认识,就需要“辩”——辩论对错、辨明是非,了解真相,提高认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任何阶级、任何组织或集团,都不是真理的代言人,都不能宣布自己掌握的就是绝对真理,都不能要求别人臣服于自己和自己的思想。

    其次,在众多寻求真理的人群中,有些人常常比别人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懂得多一点、思考得深刻一点,他们被人称为伟人。但是伟人也是人,只要是人,就会有缺点和不足。“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透过这则民谚,我们可以看出,与普通人相比,伟人的智慧和能力也就是多出那么“一点”而已。强调伟人的智慧和能力的有限性,并不是否定伟人的作用和价值,而是要说明“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和“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

    第三,它反映了人们探索真理、发现真理的曲折过程。由于真理的客观性和人们主观认识能力的有限性,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认识真理。我们所能观察和把握到的仅仅是表象、局部的真理,有时甚至完全是谬误。当我们看到的仅仅是表象时,批评的声音能让我们晓得自己的肤浅;当我们仅掌握了部分真理时,辩论的声音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侧面去丰富我们的认识;而在我们陷入谬误的旋涡时,反对的声音能使我们及时发现错误,避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无论是哪种情形,辩论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

    “20世纪以来,围绕‘以何立国’、重工重农、工农联合、如何救济农村、破解三农困境等一系列问题,发生了农业化与工业化两条道路的长期论争,在20世纪上半叶形成了三次论争高潮。长期论争的结果是,工业化道路得到普遍的认同,但农业在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性也得到充分理解。翁文灏提出的‘立国以农,建国以工’得到了学界和国民党政府一定程度的认同。”[4]“‘本位派’、‘西化派’双方在论战过程中,既不断批评对方的主张,更加清晰地阐明自己的意见,又吸收对方观点的合理之处,调整和修正自己的看法。这样,双方的观点越来越明朗化,渐渐形成了关于‘现代化’的共识。”[4](208)思想同思想相碰撞,才有思想的比较与融合,才能产生新的思想火花。没有辩论就没有比较,没有比较就不知道是非优劣,更不可能取长补短,达成共识。民国时期中国知识界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论辩,一方面拓展了认识中国现代化的思路,另一方面达成了一些共识,两者均有益于中国现代化的推进。

    提起真理愈辩愈明,就不能不联想到另一句话——不争论。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5]如何看待真理愈辩愈明与“不争论”之间的矛盾呢?笔者认为,理清这之间的矛盾,首先要明白以下几个问题:

    (1)新中国成立以后,以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为纲,正常的理论探讨变味成“姓社姓资”、有没有坚持什么路线、什么主义、什么原则之类的争论。继续这种争论模式,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不争论”不是不讲是非,而是要摒弃改革开放以前那种动辄上纲上线,给别人乱扣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等大帽子的“左”的做法,冲破教条主义和僵化思维的束缚,而不是反对有价值的争论。

    (2)经过思想改造、反右派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多次风风雨雨的整肃,加上多年的闭关自守、与世隔绝,中国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方面神经过敏、缩手缩脚,另一方面知识结构和学术素养日渐老化、退化。也就是说,与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相比,他们缺少的不仅是胆识,还有学识。不改变这两种情况,争论也只会是似是而非的皮毛之论,而不可能有真知灼见。

    相关热词搜索: 交融 碰撞 现代化 民国时期 思想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