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高段思品教学中用好老教材,走向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1-10-21 18:23:4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高段思品教学中用好老教材,走向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思品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告诉我们:“学会“用教科书教”,能够在具体教学情景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科书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基于以上理念,我们由课堂教学入手,从降级——让教材接纳幸福的阵痛;重组——让教材再现昔日的活力;增补——让教材吻合纯真的心灵三方面对思想品德旧教材进行创造性的使用,旨在达到让教材与学生心灵相通,让课堂与学生生活接轨这一目的,从而使我们的思品教学走向高效与实效,真正起到让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得以内化,行为习惯得以养成的作用。

    ——摘要

    【剖析篇】【案例1】一位教师上《保护环境》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在课前采集自己所居住的地区周围不同地点的水,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有的是人池塘采来的,有的是从小溪采来的,有的是从南门江采来的,还有的是同学们画画后的颜料水……其中,有一个同学采来的水引起了同学们的特别注意――从印染厂附近排水沟里采来的。大家看了看,发现那水黑黄黑黄的,用鼻子一闻,都捏着鼻子说:“太臭了!”这时,教师提问,“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如果这样的水流到了池塘里会怎么样,流到田里会怎么样,流到钱塘江里会怎么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案例2】而另一位老师在上本课时,却是这样教学的:揭题阅读课文后,围绕着“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美丽的家园?人类面临哪些环境问题?怎样爱护地球,保护环境?”几个问题进行教学,学生从书上攫取知识点依次回答,最后布置作业:课外搞一次环境调查活动,了解自己生活地区的环境状况。一堂课里,教师与学生一问一答,课堂气氛如温开水,不专心听讲的学生也位数不少,直至最后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作业也显得百般无聊。

    显然,案例1的教师能深刻地理解教材,抓住教材的思想内核,从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出发,让学生带着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走进课堂,了解他们周围的水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严重影响到了我们的现实生活这一现状,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从惊讶里产生保护环境已势在必行的强烈意识。而案例2中的老师,却死扣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展开教学,教材成了独白的文本,失去了对话文本的功能,在课堂上学生并没有激活自己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转化为自己的心智结构。而只在头脑中复制教材所呈现的一切,被动地接受着教育,难怪课堂上一问一答,死气沉沉。由此探究思原:我们手只的思想品德教材只是教学的“凭借”,教师只有抓住教材蕴含的本质,在具体教学情景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科书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并从学生现实的生活中捕捉教学的素材,才能使他们产生直观的体验,产生探究的愿望,产生践行的勇气,也只有这样的道德教育,才是真实的、有效的与持久的。正如《思品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所述的那样:“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行思篇】

    教材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文本,虽然其中已融入了儿童的经验,但就每一本教材所包含的内容,提出的话题、范例绝不可能函盖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别儿童的生活经验。教师所面对的只可能是各具特殊性的具体班级、儿童。为此,我们的具体主张是:教师必须从教学对象的实际出发,打破教材的限制,采取各种方式对教材进行整合,或重组,或尝试“加、减”法,缩短教材与学生真实生活的时空距离,使活的教学内容成为学生认知能力、道德品质形成发展的最佳载体,正如刘默耕教授指出的那样:“教师的教学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降级让教材接纳幸福的阵痛

    曾记得刚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教的是这么几篇课文,十多年过去了,手中的教材依旧是大同小异,所以笔者常想,现在什么都讲与时俱进,为什么我们手中的思品教材就不用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高段思品教材中所选的课文或其中的事例,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的变化,思想内容已显得陈旧,已缺乏了时代特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存在着一定甚至较大的差距,有的与其他学科有多次重复之嫌。因此,我们对高段思品教材中的部分课文采取了降级的办法进行教学。

    ◆减习题道是无为却有为

    每篇课文课后习题的设计既是教师教学的导向,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在,更是巩固学生道德知识,促使学生道德内化的良好途径。但当练习的内容不适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时,教师应事先有所考虑,作出适当的调整。

    如上文案例所提到的《保护环境》一文,文中的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是一道关于学生环保方案设计的习题,要求学生对症下药,对以下五方面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行动方案:

    ▼白色污染问题;

    ▼臭氧空洞问题;

    ▼水资源污染问题;

    ▼保护森林资源问题;

    ▼保护野生动物问题;

    对于这样的习题,笔者认为与其让学生编故事,还不如对其中的部分问题不作要求为好。如对臭氧空洞问题,学生感到十分抽象;而对保护森林资源问题,学生又深感遥远,于是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就把这道题中的“臭氧空洞问题与保护森林资源问题”两个内容删去了。这样一来,看似对学生的学习要求降低了,但笔者觉得这样做更符合教学实情,实事求是,看似无为却胜有为。从事后的作业反馈来看,效果也挺让老师满意。像对水资源污染问题的方案设计,许多同学围绕着如何节约用水这一话题,提出了许多难能可贵的建议:

    ──建议供水部门提高水价;

    ──建议厂矿企业循环用水;

    ──设计智能性水笼头;

    ◆删例子告别无籽花

    由于教材反映的只是某时当地的学生状况,所举的例子也不可能完全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层次的学生与老师的特点与需要。因此,教师应把一些过时的、不适合学生学情、当地实情的,不利于新课程标准落实的学习范例进行删除。反之,则会使自己教学劳而无功,陷入开花而不结籽的尴尬处境。如有一位老师在上第九册第5课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吗?你能说说其中的一些内容吗?

    生:我们每个人都应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

    生:父母应帮助我们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中途不能缀学。

    生:任何单位不能招收未成年人,不然要接受罚款或处分的。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个未成年人应有的权利与义务,但是中心小学的张玲却遇到了这样的麻烦事,你们读读她写给知心姐姐的一封信,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张玲同学的父母真是不称职,只管赚钱,一点都不想想儿女的学习。

    生:张玲应请老师去说服爸爸、妈妈,让他读书。

    生:张玲真可怜,小小年纪就要放弃学业,就要去工作赚钱了。

    正说得热烈时,有一学生忽然站起来却说:“我认为书上说得事太夸张了,我们上学读书,哪一个家长不支持,有时我们稍想偷点懒,父母都会非常生气,绝不可能让我们不读书而去赚钱。”

    一石激起千尺浪,教室里一片喧哗,教师一时语塞。可见,用诸如这些已远远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进行教育,只不过是一种开花不结果式的教学。

    又如案例2中的那位老师,为让学生明白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产生了严重的威胁这一道理,应用了书上美国“黑风事件”和英国“伦敦烟雾事件”加以说明。笔者认为这样教学委实不妥。一是这两件事的发生地远隔重洋;二是这两件事的发生时间已属过去的一个世纪,根本不可能引起学生共鸣。为此,笔者教学这一篇课文时,就大胆地删去了这两个事例,而增加了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新闻报道等事例来组织教学,教学效果也十分显著。教材中的“例子”是教材开发者精选的课程资源,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例子不是金科玉律、不可改变的,相反,尤其是在德育课程里面,由于教学必须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为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高效性,必须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组,让教材再现勃勃生机,而且应当是经常的,因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其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随机复用出实效

    教材中有些课文,不光对本课教学目标训练来说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对他册或同册他课的课文训练而言,也具有教高的导学价值。这时,我们就可以反复利用这些“例子”进行训练,从而为达成训练目标服务。在教学《保护环境》一课时,笔者在教学伊始,就提了两个问题随机复用:

    ——你们还记得刚迈入六年级的门槛时上的第一篇课文吗?(师板书:《留下最美好的东西》);

    ——你还记得其中我们曾讨论的最感人的一段话吗?

    投影仪出示,让学生有感情地读读其中的一段话:

    “你走了,可是你栽的花却留了下来,在生长着。我望着它们,心里愉快地想,我的好儿子动身以后,在卡普里岛留下了某种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自己一生留给人们的都只是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对你非常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是轻松和愉快的。”

    在学生读完这几句话后,笔者接着说:“那么,当今天我们上《保护环境》一课时,你还能记得当时的承诺吗?这一年来你能说说自己在保护校园环境方面为母校做了那些努力,你成长的脚步又向前迈进了多少?”然后学生纷纷作答。

    学生在回顾总结的同时,心灵受到了震憾,会感到羞愧,会感到骄傲,会觉得伤感,会产生依恋,随着情感的体验深入会进一步促进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热爱母校,保护环境的情感将促进课后实践活动的有效完成。毕业前夕,全班每位同学都积极撰写环保征文,并选取部分优秀习作上传于校文源网上发表,还在校园内拾拣废品一周,并用积攒的钱做了两块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宣传牌,立于校园内醒目之处。◆适当合并求高效有些课文,道理十分浅显,题材十分类似,可以说学生一看就懂,此时,就可以打破按部就班的常规,而采用将相似或相关的题材拎出来进行合并教学,或比较不同,或寻找联系,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而省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各种活动,以增长知识,提高才干,加深体验。

    如教学第十一册的第4课《家乡巨变》时,笔者与第十二册的《艰苦奋斗创大业》比较时,发现两者都说的都是我们萧山的变化经历,赞的都是祖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好,以及咱萧山人民艰苦奋斗、勤劳致富,敢于争先的萧然精神。现两篇课文的内容上都稍嫌过时,但两者又紧密相联,于是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高段思品教学的经历,果断地对教材作了合理地处理。在教学十一册的《家乡巨变》时,巧妙地渗透《艰苦奋斗创大业》一文进行教学:

    师:课前,老师叫大家收集咱们萧山万向集团和红山农场的有关材料,大家都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那谁先来介绍一下红山农场呢?

    生:(一一作了回答)

    师:谁再来介绍一下万向集团呢?

    生:(一一作了回答)

    师:万向集团、红山农场的变化真大呀!可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生:咱萧山人勤劳聪明嘛;

    生:咱萧山人能干不怕苦;

    生:咱萧山人艰苦奋斗敢闯争先的精神;

    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很好,但这一切的一切,主要靠党的政策好,萧山人的艰苦奋斗的精神。

    以上这样对教材的处理既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效率,又更多地获得了有关万向集团、红山农场的一些新信息,增强了学生们作为一名萧山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课堂效果不言而喻。

    增补让教材吻合纯真的心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不能于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遵循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既凭借教材,又跳出教材。特别要求学生能在学习教材知识的基础上,组织他们到课外、校外去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开阔自己的眼界。让我们的品德课与学生亲近起来,与生活接起轨来,这样德育课堂才会更具吸引力,也才能真正体现品德课堂回归生活的理念,才将更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增选典型范例,换得对话之后的一缕阳光教材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教材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独断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例如针对“保护环境”这一条内容标准,在对课文部分例子删除后,对目标进行资源搜索补充,最终选定了社会生活中一些与学生生活比较接近的典型课程资源:

    ▲1998年6月,我国长江、黑龙江一带遭受了百年罕见的洪涝灾害。洪水每到一处,哪里就要面临着家园被毁的危难。有句俗话说得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好在全国人民的热心帮助,积极捐款捐物下,使灾情有得到缓解。但是,在这以后,一个明显的事实摆在眼前: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国内外不少专家指出,由于人类无节制地对森林乱砍滥伐,不注意保护生态平衡,致使多数森林遭到毁坏。小鸟没有家了,再也不会欢歌笑语;大地没有漂亮的绿衣裳了,不再生机勃勃,这一切都是人类自己惹的祸!

    ▲一些个体小企业老板,只为了自己能挣更多的钞票而大量排放工业污水,严重的污染了河流、池塘,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像围垦区域,不断地爆出水产养殖大户的养殖池塘受到污染,致使池塘里的鱼一批批死去的事。没有大树的遮掩,我们哪儿来的阴凉?没有干净的水源,我们哪能品尝这样的佳肴?

    然后再配以声音、画面,使学生学习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上面这些资源都十分经典,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可以使学生记忆久远,成为时时思考反省自己言行的镜子。又如上《见义勇为不畏强暴》一课时,为使学生相信英模们不是书上说说而已,拉进学生与英雄的人物距离,增强学生对英雄的崇敬感,笔者特请来了“张叶良英雄事迹演讲团”主要成员之一胡警官(班级学生洪锋家长),为全班同学动情地讲述了英雄张叶良烈士平时的工作表现与歹徒搏斗的全过程,从而激起并打动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到了真实深刻的教育。

    ◆捕捉偶发信息,拾得动态生成的一点欣喜“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放手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教材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老师要树立动态生成的正确理念,把握有利时机,运用有效策略,充分把课堂中的随机事件转化为活性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把品德课上得自然、鲜活、真实、有效:(思品课上学生们正整理打扫着自己的课桌与教室卫生。此时,郁佳露同学正走向垃圾筒,忽然发现旁边的好朋友邵洁妮把一节旧电池扔进了垃圾筒,郁佳露急得直咂嘴,主动上前把电池捡了出来,并对邵洁妮说:“废电池污染极大,你怎么能随便扔呢?”“那你叫我扔到哪里呢?”邵洁妮反驳着。)

    看到这情景,我轻击了两下手掌对其他同学说:“你们听听她俩的对话。”

    (大家开始议论纷纷。)

    师:你们觉得谁做的对?

    众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郁佳露。

    师:那么邵洁妮的废电池又该如何处理呢?

    生:埋在地下。

    生:扔到粪池里。

    生:烧了吧。

    师:是啊,郁佳露同学的环保意识很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教室里掌声雷动)但对废电池的处理,还请大家回去查查资料,有了好办法可要即时告诉大家啊。

    上述意外事件的环节在《保护环境》的教学预设中是没有的,是老师在课堂中根据需要随机捕捉增添的,但始终紧紧围绕“保护环境”这一主题展开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走向五彩生活,搭起自我净化的一片天空《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觉,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我们也认为,通过开展校内外一些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我感悟,去获得知识和道理,是学生品德形成最本质的方式。同时,社会是发展变化的,与这相适应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也是在发展变化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德性和行为习惯,就必定要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以增强课程的现实性。如案例1中的老师,在上《保护环境》一课前,要求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对周围的用水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然后以次展开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当然也可以在课中进行。笔者曾在上《保护环境》的第二课时时,带着学生到校外,到社会生活中去搞调查研究活动,也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受到了学校领导与老师的认可。师:今天这堂课,我们要到校外开展一次关于环境状况的调查研究活动,好吗?

    (生齐声响应,情绪顿时十分高涨)

    师:那么我们去调查些什么呢?

    生:垃圾处理状况。

    生:绿化状况。

    生:河流水质状况。

    生:交通便利状况。

    生:空气污染状况。

    师:不错,同学们想的很周到,但调查出发前,老师的几点要求大家一定不能忘:

    ——调查前作好准备,带好东西;

    ——调查中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调查后讨论反思,完成报告;

    (师生一同迈出校门,开始社会调查,教师随机提醒指导;返校后,每位学生根据调查到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建议,撰写成调查报告张贴上墙)然而活动也须讲究现实性,平时,我们不可能经常到校外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因此,我们充分利用网站的“web-quest”平台(基于网络的综合学习),与电脑老师合作,引导学生开展网上共享一些资源,如采访社区工作人员,我们就把一个小组采访的实录发布在网上,其他小组通过阅读就能基本了解社区居委会组织的分工和,社区有关的辅导员(课程资源库人员)就不必要一一接待各小组的采访了。学生也可以在网上开展交流,发布学习和研究的成果,寻求别人的帮助。教师在网上可以开展针对性的指导,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

    【感悟篇】

    常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最富有活力的儿童。他们对教材、观点、道理肯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不同的理解,对与之相联系的实际的生活问题肯定有着不尽相同的看法。教材要能成为一种活性因素,首先要使它在教师的生命体中活起来,使它成为教师生命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否则只能是机械地讲教材、“背”教材。教师不仅要理解教材所阐发的道理,所讲述的知识,而且还要和教材的内容有一定的价值认同,情感的共鸣。与此同时,笔者认为,教师与教材又必须是异构的,不存在这种异构,教材也就不可能成为促进儿童发展的“活性因子”。教材实现的功能是“激活”,方有如此,才能提高、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构的机能――“造血机能”。正如斯普朗格说过的那样: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感唤醒,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转化为自己的心智结构,使学生凭借教材而学习,而不是复制教材中所呈现的话题、范例来组织自己的思想,学习人类的文化道德知识之成果。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笔者特别深刻的感悟到,即在使用高段思品旧教材时,一定要坚定地以促进人的德性发展为目的,创造性地处理使用教材,大胆地淡化知识教学的痕迹,竭力走近学生五彩的生活,才能最终让我们的教材与学生心灵及时相通,让我们的课堂与学生生活真正接轨。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行稿)》

    2、《小学德育》

    3、《品德与社会教学新视野》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相关热词搜索: 用好 生活化 走向 策略 教材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