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冲动,在读书之际冒了出来

    时间:2021-02-17 07:52:2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我的职业必须读书。写与读书相关的事情,显得有些没劲。这就像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是职业没意思,没得写?自然不是。是读书只为稻粱谋,不好写?好像也不是。可能只是因为读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见惯不惊,反而对读书本身落不下什么文字了。所以写2017年读书,几天无从下笔。想来想去,一些片段也好像有些意思。尽管不全是读书的,但都与读书有关。读书,当然得先买书。2017年我买书、读书,还参与评书。在职业研究需要时还写书。写书做甚?自然还是为了教书。循此间中,一些相关片段就浮现出来。

    ·买 书·

    读书先得买书。不是说此前没买书,无书可读。每年新书和先前没买又很需要的重印书很多,必须买。因为跟踪专业知识发展必须这样做。而买书也是我唯一称得上的兴趣和爱好。

    2017年买书,品种很多,很难一一写下来,不然就成了书目胪列,太没劲。买书的片段之片段,有点小意思。这一年买书的总印象是原创思想作品少见,翻译作品量很大。也许是我买书的偏好变了?也许是因为这一年原创的思想性作品出得很少?看着上千本2017年购进的书,翻译作品占一大半。这对汉语学术似乎不是好事。

    购买或得赠的翻译作品不少。印象较深的,都与我的专业有关。雷蒙·阿隆的《回忆录》,是之前已经出版且买过的。2017年得到社科文献社的新版,虽然由于读书惰性,赠书少看,但因为新版添齐了早先版本被删除的几章,所以又翻看了一些。这书不是一般的回忆录,乃是一个思想家对上个世纪惊心动魄的50年进行的人生与社会反思,西方社会左左右右的思潮再现字里行间,想来还真是佩服作者的笔底波澜。

    一个致力揭示知识分子何以饱食精神鸦片的著名思想家,通过对真真假假的知识分子德性的揭橥,将西方社会的当代状况展示在人们眼前:工业社会的剖析、1968风暴的分析、意识形态对垒的描写、西方衰落问题的思考、苏联及其理想的透视,幕幕历史大剧,力透纸背,惊人再现。这书值得所有关心政治的人士仔细阅读、细心体会。尤其是对迷醉乌托邦的知识分子,有些清心明目的作用。这书是近年著名品牌“甲骨文”的一種。说来这个品牌的每种书,都值得买,也值得读,更促人想。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书年年买很多。2017年因为偶然的机缘,得到不少赠书。其中托马斯·阿奎那的《反异教大全》是绝无异议的经典。译者称该书是“基督宗教思想史上一项开天辟地的创举”。因为他将“上帝的事情”清晰明白、全面系统地再现出来。这部书与阿奎那的《神学大全》被人称为“两全”。在基督教思想史上的地位毋庸多言。在写作风格上,这部书的个性特点鲜明。《神学大全》按教材体例写作,《反异教大全》按专著体例写作。这对理解作者的思想所具有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该书译者近年潜心翻译托马斯·阿奎那的作品,将这位西方思想史上超级大腕儿的代表作呈现给汉语读书界,实属难得,值得称道。

    相比政治学、神学图书,近年历史著作在中国的出版算是最顺畅的。2017年的历史著作,可圈可点者甚多。其中,著名史家何炳棣的著作集相当引人瞩目。中华书局最近所出的何著五种,本本精彩。其中论题广泛,新见迭出,一定会在国内学界产生不小影响的,当推《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论》,这书所收的文章,从克己复礼的考证到商周社会性质辨析,从老子与孙子关系到天与天命探源,从礼的考辨到华夏人文主义的申述,从古史史实重考到考古工程信度,篇篇启人思考。

    ·读书与评书·

    2017年所读之书,其实与买书关系不大。新近买入的书,几乎没能仔细读过。因为2017年自拟的研究主题是国家建构理论,所以读得较多的反倒是历年购进的国家主题的图书。

    所读的国家主题的书,开启理论源头的著作,当数柏拉图的《政治家》。很可惜我不通希腊文。英文也不够好。所以偷懒读了汉译本。这书的汉译本有几个。流行的是王晓朝译本。据说这一译本有些问题,对照其他译本也确实发现翻译的明显不同。但我一向对古典、经典,都重在大义,不执着于小词小句。因此也从不对译本的细处斤斤计较。我看重这书的,是想看看柏拉图对悬而未决之际的国家建构的论断。试想,在最优的理想国虚悬一格的时候,国家又尚未落在依法治国状态。此时,政治家的技艺极为重要。如何抓住建国的网上纽结,织造出国家的密密实实之网,那真是显出政治家品质高低悬殊差异的重要方面。以往人们简单将《政治家》视为柏拉图从《理想国》到《法律篇》的过渡作品,有些失之草率了。

    由于关注政治家的建国技艺,所以2017年读了一些政治家传记。处在顺畅状态的政治家,通常平淡无奇,读他们的传记,也无甚惊奇之处。但在建国关键时刻出场的政治家,每每都创造奇迹,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古代如亚历山大大帝,近代如俾斯麦,现代如罗斯福。这些人的传记,版本很多,读者选择余地很大。

    往年很少有机会参加评书,因此也少与出版社打交道。2016年开始参加出版社的评书,机缘就来了。结果2017年又得有机会参加出版社和机构的评书。评选前后与评选中,都得到赠书,不仅满足了对书的占有欲,而且评书很可以看作读书的另一种形式。在别人评书时,可以看看他们怎么看待自己看重或不看重的图书,也可以通观今日中国读书界的趣味。

    评书嘉宾多是报纸书评版、读书杂志编辑,以及书店经营者,书评写作者。他们的趣味代表公众读书取向:多重通俗易懂、老少咸宜、妇孺皆知的图书。这自然没什么不好。但在专业癖如我等的眼里,颇不敢苟同。因此评书时有些分出两派的味道:专业学者重经典著作、长篇大论、论述系统、论道深入的著作。非专业的评委重深入浅出、短小精悍、文字活泼、促人阅读的作品。两类评委总能在评书时不期然达成一致:评出的好书或十佳图书,几乎总是各占半壁江山。一种让人惊叹的品书平衡。

    京城的评书,一般采取虚构类与非虚构类、专业与非专业图书混评的方式。大约这有利于出版社推销当年的图书。但我认为这是一种显得粗糙的评书方式。评书应该走向一个相对精细化的阶段。比如学术专业书与大众读物,应该分开来评。前者针对进入了某些专业知识门槛的读者,促使他们阅读专业品质高的作品,也敦促进行知识创造的作者潜心经营推动知识进步的鸿篇巨制。后者针对对各种知识和趣味都怀有兴趣的普通读者,让他们在评书、荐书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得到阅读的快乐与满足感。混评两种图书,对社会公众的分类阅读帮助不大。尤其是在大多数读者满足于浅尝辄止的非专业阅读的当下,精致评书的意义尤显突出。

    ·写书与教书·

    由于拿了个名为“国家建构理论研究”的国家课题,2017年的读书重心也就围绕这个论题。为了完成课题,通常就得写本书交差。2016年,我围绕课题提交了结项成果,但一些论题还没有最终完成。所以2017年还得继续《立国技艺》这本书的写作。

    我买书也好、读书也好,并不是为读书而读书。也许是功利心驱动,也许是阅读惰性所致,我一向号称为写作而阅读。这个读法不太值得提倡。因为明显有些偷懒不说,而且不利于系统深入阅读一些经典。但在职业压力面前,这种阅读方式可以有效缓解随性阅读积压的职业负担。

    写《立国技艺》,我采取的仍然是论题式的写作方式。这与我为写作而阅读的习性是相关的。因为就一个重要论域选定数个论题,方便找到相关论题的重要著作和论文,也可以相对独立地展开写作,不至于陷在一个系统问题里拔不出来。当下人类的知识产出,岂止汗牛充栋,简直惊为无限。一旦感觉付出终生,都无法阅读穷尽一个专题的所有作品时,人就可能望而却步,放弃阅读。对付这种天生的惰性,只好以阅读有限论题、重要作品的方式来自我激勵。我等非天纵之才,得承认阅读的动力不足。因此,为写作而阅读,以论题而选读,既可以不断激发阅读的勇气,也可以获得阅读成就感,还可以经由阅读而产出作品,何乐而不为?

    写作总是一定时期阅读与思考的产物。有些读者总想读尽想读之书,下笔写尽人类能说之话。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阅读与写作目标。就拿我自己这几年集中阅读的国家建构主题的图书与论文来说,即使专注精力、心无旁骛,也绝对不敢奢想将这一主题的所有论著和文章读完。不遗漏重要作品,已经很不容易。想想你还得与其他阅读相关主题作品,撰写相关主题著作的同道一起,才可望推进相关研究,也就心下释然。

    买书、读书、评书、写书,纯粹基于兴趣的成分不多,职业的驱动因素更为重要。这既表明我乃一凡夫俗子,未脱滚滚红尘的功利之心,也表明我力图将阅读兴趣与职业要求结合起来,让理想不至于与现实完全脱节。我以教书为业。教书匠读书,天经地义,既无夸饰的理由,也无推脱的道理。教书匠这个职业,与一般工作对象较为固定的职业很不相同。每年教书匠都会送走一批学生,迎来新生。因此,教书匠必须尽力尝试满足新生们的新趣味、新需求、新目标。知识更新,就成为必需。这就推动教书匠买书、读书、写书。否则,一个知识上日显陈旧的教书匠,就会落到职业要求的底线以下,不但自己会感到无地容身,也愧对新生们的知识期待和职业敬意。

    写书不是穷尽知识的活动,而是推进知识发展的尝试。即使推进知识发展,也常常让教书匠们心生“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浩叹。每每到图书馆一望,内心的挫败感油然而生:你还写啥书哟,在浩如烟海的一堵堵图书墙面前,你的一本书一定会被淹没得无影无踪。但翻看前贤时贤的大著,在字里行间细加琢磨,总会发现还有一些值得表达的话要讲,一种跟先贤时贤对话的冲动,就在读书之际冒了出来。写作的某种神圣动力就在心中萌动了。这种喜悦感,非实践过而无从体验。

    人生就在这样一年一年地读来读去、轻松快意中度过。2017就这样挥手作别了,年复一年……

    (作者系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哲学、中西政治思想与当代中国政治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 冒了 冲动 读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