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马拉默德笔下的父爱

    时间:2021-02-27 08:00:1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分析马拉默德短篇小说《头号白痴》中的父爱,不仅揭示了马拉默德笔下的犹太文化母题——“父与子”关系,而且阐释了犹太人的历史和文化赋予犹太文化母题“父与子”关系的深刻内涵,同时,突出了马拉默德笔下犹太人在文化两难的境地中的生存境遇。

    关键词:“父与子”关系;父爱;犹太文化母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5-0276-02

    美国是一个由众多民族和文化组成的国家,因此,在美国文学史上也出现许多优秀的少数裔作家,美国犹太文学就是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优秀的美国犹太作家,如艾萨克·巴舍维斯·辛格、菲利普·罗斯、索尔·贝娄、伯纳德·马拉默德、诺曼·梅勒、阿瑟·米勒、约瑟夫·海勒、欧文·肖、多克托洛和辛西娅·奥兹克等成就了美国犹太作家在美国文坛上所占有的地位。国内外众多学者对美国犹太文学展开了研究,从历史、文化、主题、情节、宗教等各个方面研究作家们笔下的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并深入地分析了犹太人在文化同化和异化中的生存困境。

    一、马拉默德和他的作品

    马拉默德是美国备受尊敬的当代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凸现了犹太人的历史和文化,以及以历史和文化作为基石产生的犹太文化母题,使众多读者更好地了解了犹太人和他们的信仰。马拉默德曾获得两次全国图书奖、一次普利策文艺奖。1958年他出版了以《魔桶》(The Magic Barrel)命名的短篇小说集,第二年赢得全国图书奖;1967年他出版了小说《修理工》(The Fixer),这部小说同时获得全国图书奖和普利策文艺奖。

    马拉默德共创作7部长篇小说,分别是《呆头呆脑的人》(The Natural),1957年出版的《店员》(The Assistant),1961年出版的《新生活》(A New Life),1967年的《装配工》(The Fixer),1971年的《房客》(The Tenants),1979年的《杜宾传》(Dubin’s Lives),以及1982年出版的《天恩》(God’s Grace)。学者们对其作品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分析,特别是《店员》(The Assistant)成为炙手可热的作品。

    马拉默德的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多数描写处于社会底层的犹太移民,他们在两种文化的同化与异化中苦苦挣扎,但是亲情却充斥整个故事。其中,马拉默德对父爱的描写揭示了传统犹太文化。

    二、犹太历史和文化中的父爱

    历史和文学是互文的。历史具有文学性,而文学中具有历史的元素,每一部文学作品都能体现历史的影响。新历史主义理论家认为,历史是文本的一个延伸,而文本却是一段压缩的历史。他们认为,文学是历史的一部分,“一种在历史语境中塑造人性的最精妙部分的文化力量,一种重新塑造每个自我以至整个人类思想的符号系统;而历史是文学参与其间,并使文学与政治、个人与群体、社会权威与它异权力相激相荡的‘作用立场’”[1] 。因此,文学作品中那段压缩的历史会极大地影响到在其中生存的人物,特别是对人物性格和人性的塑造都会产生影响。

    因而,犹太人的历史对马拉默德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千百年来,犹太人流散于五大洲,居住于世界各地。他们的生活各异,却都在文化冲击下苦苦挣扎。尽管会住在城市的“隔都”里,受到异族文化的冲击,犹太人从未放弃过自己民族的文化和信仰。当然,这种生存状态也难免会出现老一辈犹太人和年轻一辈的犹太人(文化同化和异化的产物)之间的父与子冲突。父辈们恪守着犹太人必生的文化和信仰,而子辈们受到新文化的影响,难免不像父辈们那样坚守自己的文化。冲突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身份缺失感让他们徘徊在社会主流之外,成为边缘人。尽管如此,父爱如山,亘古不变。马拉默德的作品就揭示了这样的犹太文化母题——“父与子”关系中的父爱。

    历史对文学创作产生影响,那么,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圣经·旧约》作为西方文化的典籍对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约翰·米尔顿的《失乐园》就是以《圣经·旧约》中的故事为原型。原型是荣格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作为探索人灵魂深邃的人,艺术家不是个体而是一个“集体的人”,一件伟大的艺术品不是个人意识的产物,而是集体无意识的产物。原型是与艺术家的集体无意识相关的重要概念。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就是原始意象,原始意象的同义词就是原型,因此荣格在《集体无意识的原型》中指出原型在每个集体无意识中是大量存在的,同一原型可能会有各式各样的变化,但其基本的内涵和核心不会改变。例如,文学作品总会屡屡出现这样的原型:母亲、撒旦(恶魔)、英雄等。母亲原型形象各异,但都体现母爱的不朽以及人类对母亲的无尽之情。

    其实原型是一种“原始意象”,它在远古时代表现为神话现象。得益于文化这个载体,原型反复出现在艺术作品中和诗歌里。“父与子”关系——父爱——就是典型的原型,它最初体现在《创世纪》中。耶和华创造了大地万物,同时也造就了亚当和夏娃,成为人类的天父。尽管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里,耶和华因为人类的背叛而给予人类严重的惩罚,但作为一位父亲,他对人类的爱是永恒的。当看到犹太人在埃及备受煎熬时,他引导摩西带领人民走出困境,寻找新生之地。当他的子民背离他的时候,他却不离不弃,为子民铺好了通往“希望之乡”的路。这样的父爱贯穿了整个《圣经·旧约》里,也成为了马拉默德作品中的原型以及描写和阐释的对象。

    马拉默德的故事里描述了备受美国文化影响,在美国生存的犹太父子之间的冲突。《圣经·旧约》曾对父亲的权威做出阐释,希望父亲能传承“天父”的权威,在家成为一家之主。然而,在新生活中,作为子辈的年轻一代,他们追求自由、平等和独立。对他们而言,“选民的身份”仅仅是虚幻。文化的同化与异化加剧了父辈与子辈的冲突,即便如此,父亲对儿女的爱却是不变的。子辈是父辈生命的延续,他们是民族的希望和家庭的希望。马拉默德的短篇小说《头号白痴》就阐释了犹太文化母题之“父与子”关系中的父爱。

    三、父爱

    《头号白痴》是马拉默德的短篇小说之一,这部作品描述了一位老父亲门德尔在临死之前努力把白痴儿子送到加利福尼亚的故事。在这过程中,他抛开自己的尊严,抛开自己的健康,甚至抛开自己的生命为儿子寻找一条有照应和照顾的路。这也揭示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尽管自己的儿子并不是正常人。

    和马拉默德的其他短篇小说一样,《头号白痴》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语言朴实,寓意却很深刻。小说中没有实际的语言描述老人已是病入膏肓,却用几个简简单单的自言自语陈述了这样的事实:“你看我的脸色,你说我还能等到明天吗?”[2] “我是个病人……”[3] “明天我可能就和这个世界说再见了,我是个快死的人了。”[4]这样的三句话简单平凡,却道出老人的生命正走向完结。病魔折磨着这位老人,他却要坚强地面对病痛,为自己的儿子找到一条可靠的生存之路——送他到加利福尼亚。他送儿子去加利福尼亚需要35美元买火车票,为此他当掉了身上唯一值钱的金表,可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他不得不抛下自己的尊严祈求菲什拜因先生的施舍来凑够这些钱,他甚至弯下他那吱吱作响的膝盖,跪在地上祈求;当强大的歹徒要抢走这些钱时,他不顾生命危险拼命护着这点钱,这点钱是他痴儿的生存保障。

    门德尔拼尽了自己所有的力气,终于把儿子送到了站台,却受到站台检票人员金兹伯格的阻挠。门德尔苦苦哀求,金兹伯格却丝毫不为之所动,根本就不允许他们进去。在此状态下,门德尔焦急不堪,因为只有这一次机会。门德尔愤怒了,他扑向了金兹伯格,并与他扭打在一起。此时此刻,门德尔挣扎在死亡的边缘,他浑身发抖,寒冷就像一把刀一样刺入他的身体里。他心里明白自己也许就要死掉了,可是儿子伊萨克却是最大的牵挂——如果他死了,伊萨克就再也没有人能照顾他了。念及此,门德尔突然有了力气,把金兹伯格扭住,按在了地上。

    金兹伯格骇然了——人的潜力是无限的——门德尔的行为彻底震撼了他。最后,他派人送门德尔和他的痴儿上了火车。安排好一切,从火车上下来,门德尔心安了。他曲折的经历、尊严的丧失、勇敢的无畏,都是他成功地送走儿子的动力。此时此刻,当儿子坐上火车时,他一生的目标也要终结。老人的种种行为正是父爱的表现。父爱的无疆、父爱的伟大、父爱的执着都体现在这位老人的身上。

    无论自己的孩子怎样,父亲是不会抛弃自己的子女。尽管伊萨克是个痴儿,门德尔却拼尽全力为儿子铺好了生存之路。正如耶和华这位天父永远不会抛弃他的子民一样,这种父爱在犹太人门德尔身上得到了传承。早在公元前2000年,希伯来人的始祖亚伯拉罕就与耶和华立约,否认“外帮神”,强调一神崇拜:耶和华是他们民族唯一的信仰和崇拜的对象;同样,耶和华也主宰了希伯来人,成为备受尊重的天父[5]。

    犹太教义表明,耶和华会像父亲一样,眷顾其子民,而犹太人的一切苦难与折磨都是耶和华对他们的一种考验,任何时候,只要希伯来人能承受一切,最终都会得到耶和华的眷顾。这是整个犹太民族的思想,也是马拉默德小说中所阐释的思想。

    门德尔的行为和表现正体现了父爱的伟大和永不抛弃的思想。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每个人都会被门德尔的行为感动。门德尔传承了犹太人的传统文化和教义,也成为了马拉默德笔下对犹太文化母题最好的阐释者。《头号白痴》这部小说的题目不仅仅在说门德尔的儿子伊萨克是个痴儿,其实也在描述门德尔这种执着的行为。正是这种行为成就了马拉默德笔下的父爱。

    参考文献:

    [1] 杜昌忠.跨学科文化批评视野的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3-64.

    [2] 马拉默德.马拉默德短篇小说集[M].吕侯,侯向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205.

    [3] 马拉默德.马拉默德短篇小说集[M].吕侯,侯向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206.

    [4] 马拉默德.马拉默德短篇小说集[M].吕侯,侯向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208.

    [5] 张倩红.困顿与再生——犹太人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责任编辑 高惠琦]

    相关热词搜索: 父爱 笔下 马拉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