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从高考试题看“人物”史的复习定位

    时间:2020-08-16 07:57:2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经常听到有老师讲,人物史(指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下同)教学难把握。随着2012年高考的临近,人物史的复习定位也提上了日程,人物史解读的“度”在何处?高三复习关注的“点”在何处?在此,我结合近年来人物史的高考考题,说一说人物史的定位与复习。

    一、人物史高考中的“乱象”

    从表面上看,近年来各省的人物史考题真的有些“乱”。

    首先是考查的“人”很乱。下表是对部分省份考查的人所作的粗略统计,其中的所有人均源于这些省份人物史的单列考题中。(见下表)

    上表表明,在考查的13个人物中,有7个来自课标及教材所列的22个人物之外,数量竟然超过了一半,这是最令教师们头疼的,因为复习无异于“大海捞针”。

    其次是考查的“点”很乱。在对人物考查的目标和方法上,各省似乎也不“统一”, 落脚点的差异很大。看下列两道试题(仅提供设问,相关材料略):

    例1:2011年海南卷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变化。(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马丁·路德·金在黑人民权运动中的作用。(5分)

    例2:2010年新课标卷: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

    例1中“马丁·路德·金”题的方法是先不考“人”,而是考事件——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与变化,然后再结合这一运动(事件)对人物本身在这场运动中的地位、作用等进行评价;但“曹操”题,则既不考“人”,也不考人物的活动(事件),而是考查对不同人评价曹操时标准与方法的的认识。这种差异,在不同省份、不同年份的考题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

    最后,没有人物史单列考题的省份似乎更乱。以浙江卷为例,人物史没有单列考题,人物史与必修部分的知识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2009、2010年都以教材的基本史实考查为主,考查的“人”也没有超出教材的范围,但在2011年卷中却来了个“集体隐身”:人物史教材上的“人”突然消失了。是今年没有考“人物”,还是考的对象与方式变了?各方观点始终莫衷一是。

    可见,人物史高考真的有些“乱”,只不过由于人物史考题数量不多,分值也不大,因此不太被过多的关注。但“乱象”却是显性的,这也成为人物史教学“难”与“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隐身于“乱象”之中的“序”

    细细“品味”各省考题,又会发现,“乱象”之中其实也隐含着不少“共性”:人物史的考题始终紧紧围绕人物而展开,关注学科的特点又不放弃人物的个性,引导考生从人物的思想和言论中直接体悟其内心世界。

    第一,结合“人”说“事”。结合人物的某一言、某一行,也可能是某一思想或态度等,要求学生先将这些“事”说一说。看下面3例有关各省高考考题设问中的一些关键词:

    例3:新课标卷:

    2011年(1)钱玄同对待……的不同态度……

    2009年(1)指出……孙中山对苏俄的认识……

    例4:江苏卷

    2010年 (1) 从……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2)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

    2009年(1)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

    例5:海南卷

    2011年(2)马丁·路德·金在黑人民权运动中的作用……

    2010年(1)指出左宗棠在国防问题上的主要观点

    从上述4例的关键词可以看出,不同省份、不同年份、不同人物都是先“说事”,即将人物的某一活动描述出来。当然,描述的不是全部,大都是聚集在一个“点”上,即这一人物其人生经历中重要的、或具代表性的言行、思想、态度等。而且,这一“点”都是非常明确的,通常要求也不高,只须将与这个“点”相关的“事”准确地描述出来即可,关键是将所给材料的信息用好、用足。

    第二,依托“事”评“人”。这里的事物就是前面所要求述的“事”,透过这件“事”,对人物展开评价。如“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就是要求在“态度”基础上的进一步评价。又如“简评马丁·路德·金在黑人民权运动中的作用”、“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及其作用”,都是对人物具体言行活动的评价。值得注意的是,各省考题中都没有“请对某某人进行评价”或“结合……对某某人进行评价”等的评价要求和方法,而都是着眼细微处的评价,不是泛泛而谈的空论,着眼于具体的某一方面,从这一个点评“人”;同时,作为评价的依托,所引用的材料都是本人真实言行的记录,以体现其客观性:如2011新课标全国卷“钱玄同题”的材料摘录于他的两篇文章:《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姚叔节之孔经谈》;2011年江苏卷两则材料源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邓小平文选》等,都是人物本人的著述或言论。

    第三,借助“评”道“法”。这里的“法”指的是历史学科的基本方法,道法就是对学科基本方法的考查和运用。人物评说所体现的“法”主要有二,一是材料的阅读和信息的有效提取;二是历史评价的基本方法;各省人物考题出现了大量教材以外的“人”,其中关键是都有适量的材料作为依托。如海南卷选择的马丁·路德·金:其一,它提供的材料是人物“生平大事年表”,与人物史十分切合;其二是大事年表相对一般文字叙述既有“味”且直观,但概括提炼的要求却反而要高,因为它的描述性语言更少,学生会明显感到“下手”不易,甚至“抄”材料都很难。这就是人物史考“法”的重心之所在。其三,考题又回避了常见的“教条式”“格式化”的历史评价方法,用“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人物评价,将考生引入到历史的真实和具体中来。

    三、循“序”而后行

    隐藏在人物史考题“乱象”背后所呈现的上述特点,给人物史教学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路径。在人物史的高三复习中,我特别注重从以下两方面开展人物的评说。

    第一,从“历史”看人物。

    我的做法是“学以前之所学,教以前之所教”。具体而言就是在方法上让人物史教学首先回归到历史学科中来,从学科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出发开展人物评说:依托材料,讲求事实,结合时空,关注细节,尽可能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认识和评价。这是历史学科方法的“共性”。同时,由于高考试题的考查特点和课堂时空的有限性,尽可能地定位于人物的某一个“点”,而不是人物整体或一生展开评价。当然,这一个“点”,对于人物应当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性。

    以“秦始皇”一课为例,《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因此,评说秦始皇的“点”可以有两个:“兼并六国”和“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但重点应当是后者。在对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评价中,我引用了下列4段材料:

    材料1:“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2:“在政府组织上,赢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3:“秦王……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4:“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心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过秦论》

    上述4则材料,既是对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不同评价,又是不同的评价角度和方法:材料1立足于社会革命的角度;材料2立足于制度构建的合理与完整性;材料3从君臣民上下关系出发;材料4强调政治管理。这样的阅读与理解过程中,既有利于学生形成全面辩证的认识,又获得了从不同角度进行历史评价的方法,而这正符合历史评价最基本的要求和方法。人物评价中常常容易将人物“神化”,最主要还是完整性的欠缺。

    第二,从“人物”看人物。

    我的定位是“学以前之所未学,教以前之所未教”。也就是要让人物史的学与教,更能体现人物史的特点:说“人”的那些事,从那些事评“人”,特别是“人”所特有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等。在评价的方法上,除了关注外在的,还需关注人物主观的意愿和想法。

    以“华盛顿”一课为例,课标的要求是“概述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评价其历史贡献。”因此,“主持制宪”是对其评说的一个重要“点”。对于这个“点”,教材明确告知了时间、地点和结果,但华盛顿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怎样发挥他的作用?似乎还不明确,这说明对这一个“点”的说与评还不充分,在课堂上,我提供了这一则材料:

    材料5:费城会议还有一条很不寻常的保密原则。……华盛顿将军作为会议主席,从来不发表什么讲话,也是出名的沉得住气的人。可是,在会议中间却发了一次脾气,起因是有代表捡到一页不知是谁遗落在会场中的会议记录,交给了会议主席。第二天,华盛顿严肃地重申了会议的保密原则,告诉大家,他不愿意再看到这样的失误发生。之后,他把那页记录留在桌子上,走开了,要“失主”自己领回去。——林达《近距离看美国》

    材料提到了两个细节:一是“从来不发表什么讲话”,二是“却发了一次脾气”,从这两个细节中,对华盛顿在会议中发挥作用的方式、特点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另外,人物史“评说”的只有教材的22个人物,相对于整个历史长河中的人物,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因此,对这22位人物的“评说”还需要体现“典型性”,即通过这22个人的“评说”认识“一类”人的共性,学会评说历史人物的共同方法,除了认识“这个”人,还需要认识“一群”人。这既是人物史教学的特点,也是高考的客观要求。

    责任编辑 桑实

    相关热词搜索: 高考试题 复习 定位 人物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